讓網路顧客掏出錢包
一開始,網際網路的一大中心思想是,傳遞免費的資訊,如果提供內容的網路公司想賺錢,就要想辦法吸引更多使用者,然後從廣告刊登中收費,瀏覽網站的人數越多,廣告費就越高。
然而,有些網路公司殺出了另一條路,成功地向使用者收費。「線上出版協會」(Online Publishers Association)估計,美國民眾去年花了十六億美元購買網路上的資訊,比前年成長了三億美元。該協會的總裁表示,跟其他的出版事業一樣,販賣資訊的網站,營收應該有一部份來自訂閱,一部份來自廣告。他認為,讓使用內容者付費,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華爾街日報分析,成功讓使用者掏錢買資訊的網站,具有一些共同的秘訣:
(1)提供獨家的內容
舉例而言,要在網路上販售一般新聞不容易,因為消費者有許多替代來源,包括電視、免費新聞網站等。要收費,網站必須端出特別的東西。美國廣播公司的網站ABCNews.com,從前年開始收費,是因為提供了訂閱者獨有的新聞內容,例如訂閱者可以在網站上收看,公司最受歡迎的新聞節目 Nightline一九八一年播出的第一集節目。
(2)善用科技的力量
要讓消費者願意付費,網站需要提供非常容易使用的服務,比免費的資訊更快、更有趣,例如建立容易搜尋的資料庫。提供個人家族歷史查詢服務的Ancestry.com,會員年費最高為二百四十美元,可以獲得家族成員出生、結婚、新聞剪報等資訊。事實上,這些內容大部份是政府的公開資訊,只要願意花時間在圖書館或法院查詢,都可以獲得,但是該公司的服務節省了顧客的時間,販賣的是方便性。
(3)把收費界線劃在正確的地方
即使是收費網站,也會提供免費的內容,例如有些報紙的網站,免費提供每則新聞的前幾段內容,如果使用者要看全文,則必須付費。哪些內容應該免費?哪些內容又應該收費?劃分的一個標準是,在其他來源輕易可以找到的資訊,應該劃為免費。
(4)在築起收費之牆後,讓使用者容易爬過這道牆
即使是成功的收費網站,付費使用者通常都只佔總使用者的一小部份。許多網站提供免費試閱,以鼓勵一般使用者成為付費使用者。
(5)定價的門檻低,目標高
網站收費定價,可採一開始價格較低,等到發展較成熟後,再提高。例如,華爾街日報的網路訂閱,一九九六年剛開始時,年費為四十九美元,現在逐年漲至七十九美元。此外,許多網站提供多元的價格,從最基本的資訊,到最完整的資訊,價格逐級提高,使用者可依照需求自己選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