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0日 星期六

空氣+水製造汽油…英科學家辦到了

〔編譯陳維真/綜合報導〕英國一家小公司的科學家,成功用空氣和水製造汽油,未來技術成熟後,不只有望解決能源危機,還能減少二氧化碳,改善全球暖化的問題。專家表示,在人類對抗氣候變遷與能源危機之際,這項新突破將改變遊戲規則。
希望兩年內能商業量產
「空氣燃料合成公司」(Air Fuel Synthesis)自八月份以來,先透過小型煉油廠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加工製成甲醇,再把甲醇送入燃料反應器製成汽油,目前已生產出五公升,希望兩年內能建造大型商業化規模的工廠,每日生產一噸汽油。儘管生產程序開發仍處早期階段,且需要國家提供的電力,不過該公司認為,未來可利用風力和潮汐發電等再生能源,達到「碳中和」目標,不增加碳排放。
公司執行總裁哈里森表示,「我們從空氣中取得二氧化碳,從水中取得氫氣,並合成這些元素,生產出汽油。就我們所知,世界上還沒有其他公司在做這件事。這種汽油外觀和氣味都和傳統汽油很像,但是卻遠比從化石燃料提煉的傳統汽油乾淨。」
空氣提取1噸二氧化碳 成本1.8萬
哈里森解釋,這種汽油沒有任何添加物或傳統汽油的渣,而且可以直接用於現有引擎。目前從空氣中提取一噸二氧化碳的成本需四百英鎊(約台幣一萬八千七百元),因此這項技術仍相當昂貴。不過哈里森認為,「汽油的價格只會不斷地增長,有一天我們的純淨汽油會變得較為便宜。」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賴克納表示,新科技一開始的成本總是比較高,之後價格就會驟降。
相關圖片
(圖/Air Fuel Synthesis)

2012年10月11日 星期四

一定要懂 蘋果的後PC時代

  • 2012-03-08 19:24
  • 新聞速報
  • 【中央社】

 蘋果(Apple)本年度力作iPad在萬眾矚目下登場,執行長庫克(Tim Cook)在發表會上更大膽斷言現在已進入「後個人電腦時代」(post-PC),但你知道什麼是後PC時代嗎?
 後PC是什麼?
 簡單來說,後PC時代的人們跟傳統桌上型和筆記型電腦的關係越來越疏離,取而代之的是iPad一類的可攜式裝置。
 現今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大行其道,隨著行動科技日新月異,使用者在行動裝置可享受到的內容不斷擴增,個人電腦的銷售市場也開始受到蠶食。
 有專家相信,未來行動裝置的效能會不斷壯大,將打趴如惠普(Hewlett-Packard Co)、戴爾(Dell)等電腦大廠,最後使個人電腦在許多市場銷聲匿跡。
 蘋果一直以科技革命先驅自居,正以旗下3項利器iPod、iPhone、iPad劍指個人電腦大廠。庫克在發表會上說:「我們認為iPad是後個人電腦(PC)時代的典範。」並指出,蘋果後PC產品2011年總營收占76%,銷量達1億7200萬組。
 後PC預告個人電腦時代終結?
 儘管蘋果攻勢不斷,但個人電腦公司並沒有舉旗投降的打算。這些公司時常指iPad有安全和管理上的問題。
 蘋果敵手表示,iPad是用在內容方面,要完全倚賴它完成工作不太可能。
 紐約微軟(Microsoft)分析和戰略服務提供商Blue Badge Insights執行長布魯斯特(Andrew Brust)說:「iPad不像桌上或筆記型電腦,它無法輕鬆地建立資料,包括重要的企業工作如文書處理、複雜的試算表,以及對企業至關重要的應用方案等工作。」
 電腦解決方案公司Silicon East網路工程師哈里遜(Ari Harrison)表示:「雖然許多商務人士不斷購入iPad產品,但我認為企業界仍會以PC為中心。」「iPad還不是PC的替代品,目前只是附屬品。」
 紐約電腦解決方案公司Future Tech執行長貝內羅(Bob Venero)認為,PC時代就要終止的言論是言過其實。「我不認為PC就要消失。」「應該是行動裝置不斷成長同時,傳統的桌上型電腦會消失,然後筆記型電腦會變得強大,功能更趨完備。」(譯者:中央社徐嘉偉)1010308

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

蔣友柏:老師教不賺錢的方法,設計哪有救?

「橙果設計」為台灣設計業少數能賺錢的公司,背後的推手是蔣友柏。他還「反攻大陸」,在中國接下許多案子,不過他卻說,設計不是一門好生意!他如何看待台灣的設計產業呢?

在今年的台北國際光電展中,億光電子展示了幾款LED時尚功能檯燈系列,以中文字「几」為主要的外形設計構想,摺起來就很像這個中文字,因為兼具實用及美觀,還獲得第二十屆台灣精品獎,設計背後的操盤手,正是橙果設計董事長蔣友柏。

橙果的設計得獎,對蔣友柏而言,只是錦上添花,最重要的,還是要替客戶賺錢,「你付我錢,我就幫你賺錢」是他的原則,與別的設計公司最大的不同是,橙果不會為設計而設計,卻會為獲利而調整設計。即使經濟不景氣,橙果還是台灣最賺錢的設計公司之一,而且還愈賺愈多。二○○三年成立的橙果,○七年營收已破億元,至今逐年增長,譬如,他們幫捷安特設計的腳踏車,就幫捷安特賺進了三十億元;儘管這麼賺錢,蔣友柏還是要說,「(光靠)設計不是一門好生意!」為什麼?

景氣愈不好、橙果生意卻愈好,蔣友柏分析認為,這是因為現在人花錢會愈謹慎,大家會開始認知除了設計也要做行銷,找廣告公司好像沒用,因為媒體太多,新的產品很快就被淹沒了,「很多人找一般的設計公司,做出來的東西不能量產、或是得了獎沒人買。像BENQ水母燈,很屌啊!我也為它拍拍手,但是For what?For decoration(裝飾)?LED燈主要功能是節能省碳,結果我為了LED去買個裝飾品,划算嗎?但對我們的設計師來講,因為LED經過我們的設計,出現了不同的變化,美觀、功能多又實用,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能勝出的原因。」

蔣友柏認為台灣光講設計、講創意,都是「白搭」,因為都沒談務實面!蔣友柏有一段時間到學校教書,現在也停掉了,他的理由是,「我上課只講實戰經驗,好不容易有幾個學生腦袋開竅了,其他教授就又把他們的腦袋打得像烏龜,這是台灣很無聊的現象,那些教授有些開設計公司又不賺錢,就把不賺錢的方法跟學生講,學生就想,靠!該怎麼辦?」蔣友柏乾脆不教了。

蔣友柏也看壞未來的設計市場,「都會死掉!三年後整個設計市場就沒了,所以我們現在才要積極地擴充設計的意義,就我講的,光設計有什麼用啊,設計個杯子做贈品嗎?有什麼用?這是全球設計市場都會面臨的問題,譬如你設計平板電腦幹嘛?你打得過iPad嗎?打不過啊!設計那個變形金剛(指華碩)也把我們笑翻了,那是我們六年前就提出的概念給英特爾,後來沒做是因為我們覺得沒有make sense,我們用個耳機就好,為何還需要手機?又為什麼需要一個Pad?我不做這種事情。」

◎完整內容請見《財訊雙週刊》402期

2012年10月9日 星期二

禮客時尚館董事長翁素蕙,用人文提升幸福的品味

禮客時尚館董事長翁素蕙,用人文提升幸福的品味
創辦台灣第一家精品outlet的禮客時尚館董事長翁素蕙,出身於嘉義義竹的農家,從小就得幫忙分擔家計,但她認為貧窮不等於苦日子,因為「千金難買少年貧」,憑著過人的毅力,她從房仲業務小妹開始做起,一路打拚開創屬於自己的事業,現在她更有能力幫助別人,回饋社會,她也打破女強人的刻板印象,重視家庭的關懷,扭轉自己的人生……

採訪/楊育浩 文/梁雲芳 攝影/許文星



走入台北木柵路的巷弄內,一座日式傳統倉庫般的建築物,整理得像座莊園農場般矗立在眼前。這裡是管家婆科技公司的總部,也是子公司LEECO OUTLET禮客時尚館的辦公處。董事長翁素蕙,被媒體冠為時尚精品女王的她,笑說自己不太像是科技人,也不是奢華的精品女王,她只想打造庶民經濟,打造有內涵、有文化素養的工作環境,讓員工幸福。


用心打造文創莊園
從利他角度看事情


在翁素蕙的思維裡,幸福、慈悲絕非空洞口號,是真真實實的生活,懂得如何生活,就知道如何陶醉幸福及感受慈悲。從翁素蕙將辦公室搬入木柵路的「159文創莊園」,即能看出她正在實踐利他精神。

這裡原本是台糖荒廢多時的宿舍,殘破不堪的斷垣殘壁,雜草叢生、斷裂樹幹橫躺在小山徑上,翁素蕙從台北市政府的標租案得標後,與萬物共存共榮的理念即進入心中,她要打造的不是一間綠意盎然的辦公環境,還需兼具珍惜生態、維護舊建築的功能,因從利他角度看事情、做事情,讓她的決策超越小我,而且充滿智慧。

面對斷裂無用的樹幹、荒蕪蔓延的雜藤、蚊蠅老鼠的肆虐,大可採取鏟平、移除及化學消毒的方式進行重整,不過,就在看到水溝中有好多小魚、小蝦以後,她心裡很清楚這是殺生行為,那當初又何必承租這塊幾近原始風貌的大地?經朋友介紹,翁素蕙應聘了台灣首屈一指的大地工程專家王教授進行山坡地復原,他又帶了30位原住民進駐莊園三個月,進行點滴式的復育工程,過程很緩慢,但基礎穩固,如今莊園已變成萬物齊鳴的自然景觀。


貧窮不等於苦日子
讓生活快樂最可貴


每個生命階段帶來的人生歷練,對翁素蕙來說,都是喜悅至極,有其意義。遇到生命轉彎處,她的視野反而展現更大的能量,讓她創造不平凡的局面。

在一般人眼中,從事耕種、養雞、養鴨、搶農作等勞動活動,或者從小為了分擔家計,幫忙到夜市擺攤貼補家用,就是「過苦日子」,但翁素蕙一臉篤定的說:「千金難買少年貧。」貧窮不等於苦日子,好事者硬是畫上等號,她臉色自若表示:「我從來不覺得這是苦,很正常啊!又如何『離苦』,我本來就活在快樂之中。」出身嘉義農家,每天都有做不完的農事,國小六年級開始擺攤,一直到國中、五專,她可是視為難得磨練及學習的機會,能夠透過不間斷的改正、吸收及創造,日子反而愈活愈充實,收穫愈大。

翁素蕙曾經考過公職,成為台北市工程處的一名公務員,一年之後,她毅然決然辭職,畢竟要靠著穩定的薪水,達成接父母北上居住的夢想太過遙遠,而她又很了解,自己擁有不安定的生命基因,不太能接受連工作都要受到安排,於是改行進入巨東房屋當起仲介,這是以人為本的服務業,充滿挑戰,但從小就與形形色色的人群接觸,過往所累積的人生智慧,讓她眼界更為開闊,也打下她未來開創事業的基礎。

從公務員跳行到房屋仲介業,反對聲浪最大的是母親,不懂女兒為何要辭掉公家機關的鐵飯碗?翁素蕙起初甚至用善意謊言讓母親安心,當時房仲業是低底薪,高獎金制,新進人員的起薪是四千元,為了讓母親接受自己換跑道的事實,她多報了一萬六千元的收入,但她知道,只要她學會了房地產的專業知識,累積更寬廣的人脈關係,以及利人、利他的人生哲學以後,她的報酬就會成倍數成長,事後證明,當初她的抉擇是對的。


經營幸福氛圍
活出生活智慧


外界看到翁素蕙事業有成,多半認為她是全心投入工作的女強人,無法有太多心思經營家庭生活。其實,翁素蕙不是,她是成功的企業人,也是丈夫的好太太,兒子的好媽媽,母親眼中孝順的女兒。她到底是如何經營幸福的家庭?

「我的媽媽五年前小中風,記憶開始衰退,不太認識我們,可是現在,她的狀況非常棒,我們很幸福。」翁素蕙是用關愛的方式留住媽媽的腦力。

關愛的重點是給媽媽功課做,譬如用完餐以後,她會問媽媽:「妳今天有沒有吃飯?」媽媽回答:「有吃飯。」再問說:「有配菜嗎? 」媽媽說:「有啦!」再接著問:「是什麼青菜?」媽媽回說:「菠菜。」又問:「是怎麼煮的?」翁素蕙會一直發問,目的是給媽媽功課,活用她的腦子,往往媽媽會不耐煩,但她會採用鼓勵的方式:「媽媽回答得很好,獎金一千塊喔。」

要出門上班以前,她也會給媽媽出功課:「阿母,妳說出十句讚美女兒的話,獎金一千塊喔。」因為有獎勵,媽媽慢慢吐出「孝順」、「好心腸」、「好禮數」、「會持家」、「漂亮」……,就算只說出六、七句,她一樣會給媽媽一千元,然後跟媽媽說:「媽媽妳還欠我三、四句,下次記得要補給我。」

每天定時跟媽媽說話、聊天、出功課,不但hold住了病情,更拉進一家人的緊密關係,連兒子都在身教的氛圍中,跟她的感情特別融洽。

翁素蕙的兒子目前在美國念書,每天都會主動用skype與她聊上幾句,不為什麼,就是要跟媽媽保持零距離。採訪當天,翁素蕙提起,兒子放假從美國回來,準備明天一起與大家觀賞上海越劇劇團的「紅樓夢」戲碼。


喜歡紅樓夢的點滴
尊重古文物的保存


翁素蕙喜歡古典文學中的《紅樓夢》,也有深入的研究。她笑說很多朋友覺得她像書中的人物薛寶釵,但她覺得自己只有開朗的個性像,她說,「薛寶釵從一開始的開朗歡顏到後來成親時,反而不見喜悅的神情,因為寶釵的愛情抉擇錯了。」她笑說自己不會像寶釵這樣迂。

經營品牌outlet的她,照理應該是走在時尚潮流的尖端,喜歡新穎、流線的事物,但她卻鍾情古典文學、古文物。她透過內在思維的再咀嚼,感受到舊文化的保存更為重要,她指了指文創莊園的窗戶說:「每一片玻璃都是老師傅根據原來的卡榫位置量身訂做,所以花了半年時間才裝置完成。」她認為尊重古文物的態度,不能隨便了事,而是要附予現代的意義。

充實內涵、人文素養與文化精研是翁素蕙提升自己品味與藝術美感的重要因子,她希望自己打造出幸福的文創產業。她鑽入靈性的內在,逐步走向利他境界,像是一種悟性的覺醒,與金錢無關,是愛、包容、幸福與慈悲的體現。

udn最新報導: 政府建台灣APP創業園區

Jul 17th 2012, 06:01
2012年Digital Taipei「台北國際數位內容交流會」今日上午盛大舉行,本屆活動以「玩出未來娛樂商機」為主題,開幕現場坐滿世界各國重要業者;工業局並宣布建構台灣APP創業園區。經濟部工業局局長沈榮津指出,目前台灣數位內容產值達6003億元,在App、電子書、iPad、平板電腦的蓬勃發展下,2013年產值將挑戰7800億元目標,以期台灣軟實力能持續成長,為台灣業者帶來機會。
今日活動有11國逾200名國際買主來台、進行採購商談。沈榮津表示,「APP創業園區」將以每年製作出2萬款APP應用程式,及累積達千人以上的APP開發者為目標,創造出台灣自有的APP Store發展環境,成為華文App創作中心並與世界市場接合,使之躋身國際一流的APP創作中心。
去年在App、平板電腦、電子書與iPad等智慧型手持裝置興起、帶動行動娛樂與電子出版產業成長下,數位遊戲產業呈現高度競爭態勢。數位遊戲產業產值約台幣436.2億元,相較2010年增長3.36%,去年台灣電子出版與典藏產業產值則約台幣716億元,較2010年成長45.23%。沈榮津說,未來整合的趨勢將更加明顯,台灣將逐步整合「學習」和「娛樂」2種主要應用方向,而這2種應用內容型態將包含遊戲、動畫、音樂、影視、電子書等。

數位內容 產值衝高


台北國際數位內容交流會昨(16)日登場,經濟部工業局指出,目前台灣數位內容產值達6,003億元,在APP、電子書、iPad、平板電腦蓬勃發展下,2013年產值將挑戰7,800億元目標。工業局並強調,已建構APP創業園區全力推廣。資策會MIC表示,今年全球電腦遊戲市場規模將逾200億美元,2011至2015年複合成長率為8.3%,中國大陸仍占市場最大的營收和貢獻成長的動能。今年台北國際數位內容交流會邀請17個國家、近250位買主來台。工業局長沈榮津表示,政府重視APP應用帶來的產業商機,工業局在2011年10月底宣布建構「台灣APP創業園區」,以每年製作出2萬款APP應用程式,以及累積達千人以上的APP開發者為目標。昨天台北國際數位內容交流會還邀請「憤怒鳥」製作公司Rovio亞洲區資深副總Henri Holm分享品牌經驗。Henri Holm表示,遊戲的命名、品牌形象和測試更新,三者缺一不可,才能打造遊戲品牌與生活連成一貫。他認為,數位內容產業需要政府支持,APP生態系統建立良好平台,及技術支持穩固市場;憤怒鳥就是以創意力,配合軟硬體融合,以世界化的角度推展至全球。
【2012/07/17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數位內容 產值衝高 | 科技產業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3/7229103.shtml#ixzz28sMg5D6Y
Power By udn.com

iPad幫助自閉症兒童開口講話

東森新聞記者鍾陳杰、鄧宇青/綜合報導
美國馬里蘭州有一名5歲女童,從小就被診斷罹患了自閉症,她不會說話,只會用哭來表達情緒,不過兩年前她的爸爸買了一台iPad給她,透過圖像式的應用程式,她卻學會了說話,雖然目前只能講簡單的單字,但她的爸媽都很高興看到女兒的轉變。

▲為自閉症開發的iPad App很多,這是其中的一款「Autismate」。(圖/取自iTunes)

現年5歲的雪莉亞活潑可愛,而且記憶力超強,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拼好一個拼圖,不過她卻罹患了自閉症。雪莉亞一直到3歲都不會說話,只能透過哭來表達內心的情緒。雪莉亞的爸爸說,「如果她早上起床想看卡通或電影,她無法告訴我想看哪一部卡通,或是從哪裡開始看,因此她唯一的溝通方式,就是指著電視然後哭。」
兩年前當iPad剛問世時,爸爸買了一台給雪莉亞當玩具,同時下載一些自閉症兒童的應用程式,玩著玩著,雪莉亞竟然可以開口說話了,媽媽問雪莉亞,「妳要6個還是8個?」雪莉亞說,「8個或7個。」
iPad的程式透過圖像式的導引,讓自閉症兒童可以表達自己,雪莉亞的媽媽舉例,「像是我想喝飲料,你就可以選巧克力牛奶。」目前在iPad上有超過700種幫助自閉症兒童的應用程式可供選擇,不過以雪莉亞的例子而言,她的自閉症程度算是比較輕微,因此iPad是否可幫助自閉症兒童開口說話,可能還是要諮詢醫生的建議比較妥當。


原文網址: iPad幫助自閉症兒童開口講話 | ETtoday國際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903/97558.htm#ixzz28sMAXsoa

在iPad上觀賞如雜誌的全頁廣告 Flipboard開創廣告新契機

 iPad 新聞閱讀器 Filpboard 於 2 年前登場時曾掀起一陣風潮。只要用手指翻頁就能輕鬆閱讀Facebook、Twitter、電子版報章雜誌還有任何訂閱的部落格,介面優雅簡單,不但吸引矽谷投資人注資 6000 萬美元,也被蘋果 評為 2010 年最棒 app。現在 Filpboard 已成長為 iPad 上最常用的新聞閱讀器,也已擁有 2000 萬人註冊使用,約當每秒就有一位新使用者註冊。
龐大的會員數就意味著吸引廣告主、帶來進帳。Flipboard 執行長 Mike McCue 現在想要說服各大品牌,在 Filpboard 上刊登廣告,效果會比在一般網頁或手機 app 上放廣告 banner 來得更好。
《Businessweek》報導,從去年底開始,Flipboard 與 21 家內容出版商合作,在文章內夾刊全螢幕廣告。比如在翻閱《Vanity Fair》、《O》、《The Oprah Magazine》等電子版雜誌及科技網站如 Engadget、GigaOM 文章時,就會不時看到電信商 Verizon Wireless 、牛仔褲品牌 Levi's、電影公司 Universal Pictures 的全螢幕廣告夾在其中──就和閱讀實體雜誌的經驗一樣。
刊登廣告的費用從 2.5 萬美元至 100 萬美元不等,依尺寸與刊登型式而定。Levi's 正規畫在《Vanity Fair》與《Details》電子版中刊登全頁廣告,讀者點一下就會被導引至互動的購物網站。廣告公司 OMD USA 執行長 Alan Cohen 說,Flipboard 想出方法,讓印刷廣告也能漂亮地呈現在數位介面上。
Flipboard 不像 Facebook 般有廣告業績的壓力。而是透過在其呈現內容的雜誌與網站,在洽談原有的廣告合約時,也一起談 Filpboard 的部份。Filpboard 表示這樣可以節省將近一半的成本,但未詳述金額。
為了讓內容出版商與廣告商了解 Filpboard 的廣告平台,該公司請了 5 位「福音傳播者」來擔任媒合的工作,他們會去尋找想要拓展數位廣告收入的出版商,以及想要以 創新方式接觸行動裝置使用者的廣告商。McCue 說,期望這個新的廣告模式能開創一番氣象。(接下頁) [NT:PAGE=$]
Flipboard 有不少競爭者,如以圖塊顯示文章的Pulse,及 Google Currents、Yahoo! 推出的 Livestand 等。Pulse 目前已有 1500 萬註冊使用者,並以賣廣告和收取訂閱費用做為主要獲利來源。
不過 Flipboard 目前仍處於領先。每天約有 140 萬人會使用它閱讀東西,平均一個月會花 86 分鐘。該公司表示,廣告主在這裡獲得的點擊率大約有 3%。而據網路廣告公司 Marin Software 5 月的報告,Facebook 廣告獲得的點擊約為 0.06%。
McCue 並指出,不像掛在網站右邊、通常完全被忽略的廣告 banner,刊登在 Flipboard 的廣告其實是強迫使用者收看,即使他們立刻翻下一頁。因為 Flipboard 的概念就是雜誌的全頁廣告,而刊登費用則比放 banner 在雜誌官網高出 10-15 倍。
美國男性雜誌《Details》沒有自行製作 app,而是選擇在 Flipboard 上架,因為這樣可以節省重新設計與製作內容的人力。《Details》副社長 Christopher Cormier 以女性雜誌《Glamour》為例,表示自己的刊物雖然成功,但畢竟是小品牌,沒有那麼多預算成立一個全新的平台。Cormier 說,每個月至少有 8 萬個讀者會從 Flipboard 收看他們的雜誌,相當於實際訂戶的 20%,他對這個數字感到很滿意。其他在 Flipboard 上架的網站如 Engadget,每個月則有超過 100 萬人次的流量。
不過有些出版商也有自己的考量。如《New Yorker》和《Wired》最近就停止與 Flipboard 合作,因為他們將推出自家的 app,廣告主力也將放在自己的 app 與官網上。
在 Flipboard 努力維持出版商的合作及積極尋找廣告收入的同時,也傳聞有買家想要收購這家公司。McCue 不願證實或否認收購方面的消息,但如果它的廣告模式獲得優異的成績,想必將吸引更多投資公司的追求。

揭秘蘋果App Store族群故事:開發者的那些事兒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北美新浪) 2012-07-31 09:52

他們的名字叫“開發者”
彈小鳥、切水果還是割繩子?地鐵裡,公交中,飛機上……哪怕是上廁所的細碎時間,一眼望去,都是捧手機、抱iPad開心玩的你我他。是什麼人在製作這些花樣百出的軟件,在當下最火的蘋果App Store裡,這樣一群人正在你的開心上創造自己的財富,他們代號“開發者”。
 
他們年齡不大,有70後的老大哥,還有90後的小伙,但往往有超越年齡的成熟范兒;他們散落在城市的各個角落,或許就在你家隔壁,喜歡穿T恤衫牛仔褲;他們多是IT出身,有的痴迷於寫代碼、編程序,有的在互聯網打拼多年;他們團隊不大,同學、同事、朋友三五成群;他們大多沒有背景,有的家在農村,有的來自海外,缺少管理手段與市場營銷經驗,但往往沖殺在拉投資、談合作的第一……其實他們風格迥異,境況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有夢,一個馳騁蘋果帝國的創富夢。喬幫主是他們共同信仰的神,他們手裏拿最新款的iPhone,包裡還有一台iPad,隨時拿出來演示他們的成果……
四年前,蘋果App Store開創了這個族群,也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目前盡管有安卓、微軟、運營商各種招牌的平台招徠,App Store還是開發者們最流連的所在。只不過四年如梭的時光裡,開發者們已是幾度沉浮,有的春風得意,有的如履薄冰,有的放手轉行,有的還在堅守。
在中國,一腳踏入開發者隊伍的有多少人?有說法是100萬,其中七成在安卓,兩成在蘋果。這個族群成長的速度令人驚詫,連綿不湧入的創業者一波緊似一波,哪怕是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2009年,蘋果程序員一夜暴富的傳奇,現在顯得那麼遙遠,對多數開發者來說,好似千軍萬馬在廝殺,創富之路卻是咫尺天涯。
在這裏,我們選取了幾個創業樣本,看看開發者那些台前幕後的事兒,揭開不為人知的手機軟件開發江湖的冰山一角。
晨報記者 焦立坤
創業發生的那些事兒
合租房裏80後在追夢
“拿錢買房才是真正的浪費。”
短髮、厚厚的眼鏡加T恤,這是一個草根創業者,在他十幾平方米的合租房裏,長出了最單純的夢想,但他清楚夢想還遙遠,現在只想埋頭做品,不談賺錢。
路況電台是一款能夠基於用戶位置提供路況信息的手機應用,而1983年出生的李建剛是牽頭這款應用開發公司的創始人。現在雖然帶10個人的團隊、頂CEO的頭銜,但他依舊與人合租在一間十幾平方米的小屋裏,和其他幾個聯合創始人每個月拿3000多元的基本生活費生活。2011年9月,在與三位同事探討了半年之久後,李建剛終於牽頭辭職成立了路況電台,並把自己所有的存款都投了進去,盡管在兩年多以前他曾創業失敗。這一次,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復是路況電台的天使投資人。
“每天晚上十一二點才從公司走,每周只休息一天,有時候為了趕進度,唯一的一天假期也被占用了。但一切都是為了讓品更加完美。”技術男李建剛如此描述他和團隊的生活,但他說他享受這樣的創業日子,“為什麼要拿錢去買房?買房才是真正的浪費。”
“當你急想知道你行走路線的路況,打開收音機收聽交通廣播的時候,它可能在放廣告或正在播與你無關的路況,這就是我的商機。”李建剛說,“路況電台能夠告訴你路況,並能夠智能分析出最利於你出行的行車方向。比如你在中關村,路況電台就會有一些例如周圍去哪裏加油便宜、哪家保險公司在附近可辦理車險之類的廣告。”李建剛如此描述未來的營利計劃。
晨報記者 孫雨
一款遊戲一炮而紅
“3天伺服器就被擠爆了。”
短短一年裡,張從一個程序員變為管理者,他希望能取得Zynga式的成功,那是全球著名的社交遊戲行業開發商。而現在,他最大的夢想是做出最好玩的遊戲。
追夢創游與張的名字聽上去很陌生,但相信有些人玩過《航空大亨》,張就是這款飛機模擬類手機聯網遊戲的主創。2010年“下海”的他靠一款遊戲一炮打響。
這個來自西安的1984年出生的大男孩,是典型的IT男。2010年初,在三元橋附近租下兩室一廳,張的創業征程開始了。起初他的團隊只有一個光桿司令,就是他自己,還有幾個以前的同事算是兼職,周末大家聚在一起談開發。“我只要能掏得起房租,有錢吃飯就行了。”對於創業的艱辛張沒有想太多。
試水的第一個品叫《遊戲月刊》,每月推一款遊戲,用戶花0.99美元就可以每個月都能玩到一款新遊戲。它一度衝進美國付費下載的第50名,不過很快被湮沒了,帶來了逾5000美元的收入。張從中得到兩大經驗:一,APP上單機遊戲的生命周期比較短;二,創業需要穩定的團隊。於是拉來兩個朋友開始“鏗鏘三人行”。
當他發現圈子裡還沒有做飛機題材的,於是靈光一閃有了後來的《航空大亨》。不過上線後用戶的反應讓他們十分狼狽。“3天伺服器就被擠爆了,改了一個多月才能容納更多的人。” 那一個月很折磨人,他們一直承受伺服器和客戶帶來的壓力,現在回頭一看卻像是中了頭彩。現在這款遊戲每月給他們帶來約10萬美元的收入,有200萬用戶。同時,追夢創游的隊伍增至近40人,狹小的兩居室早容納不下他們,搬到了體面的商務樓。
晨報記者 焦立坤
“技術狂人”出手穩準狠
“尋找移動互聯網都有哪些互聯網不具備的特點。”
無疑,這個強勢的開發者,雖然未來盈利有萬般的不確定,也無法直接從蘋果獲得分成,但是他活得不賴。
好像一夜間,不少人都抱手機自我陶醉地唱個不停。在蘋果應用商店裏有一款 “唱吧”免費K歌應用目前特別火,上線第5天,這個應用就衝到了APP第一名的位置。
最淘科技CEO陳華並不是有多麼地愛K歌,而是他發現了普通人的一個“剛性需求”——普通人需要用普通的設備唱出專業的歌聲。1978年出生的陳華頗顯成熟,“我們尋找移動互聯網都有哪些互聯網不具備的特點。”一款剛上線的軟件,怎麼能一天衝進排行榜的前十?陳華現在總結出了自己成功的秘訣——穩、準、狠。
一切皆非偶然,在開發“唱吧”之前,陳華已經開發出中國最大的檔案搜索引擎天網FTP,之後又創立了生活信息搜索引擎酷訊,後到阿里巴巴負責搜索業務。有創業經驗、有頂尖技術、有業內知名度,他組建豪華陣容創業團隊毫不費力。
在“唱吧”上線前,陳華做了精心鋪墊。“我們先把唱吧放在了越獄用戶最愛的同步推、九一助手等應用商店裏,讓越獄用戶體幫助唱吧改善體驗。”陳華說,“所以,當唱吧一個月之後在蘋果商店上線時,用戶會驚艷於唱吧的成熟。”
這樣的細節充斥在陳華的策略之中。而几乎所有的開發者都明白,無論應用如何成功,由於國內用戶只接受免費,所以很難通過蘋果應用商店獲得分成收益,於是,道具收費、與唱片公司合作等業鏈營利方案已在陳華的腦子裡。
和大多數苦苦支撐的開發者不同,心儀“唱吧”的投資人已蜂擁而至,陳華可以從容談判了。
晨報記者 孫雨
元老級開發者給出忠告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兩年前,139.ME每招進一個新員工,朱連興都要講一講Ethan Nicholas的故事——那個一夜暴富的蘋果程序員,但現在在他眼中,“傳奇”已經變成了“傳說”。
朱連興的139.ME曾被稱為中國最牛的iPhone開發者團隊之一。作為最早的一批蘋果中國開發者,2009年朱連興的“多彩水族箱”受到追捧,給他帶來每天超過1000美元的收成。
三年過去了,他的水族箱還有用戶在玩,只不過收益從日賺千金縮水到一個月幾萬塊人民幣。而對一款手機遊戲來說,三年的生命周期已經難能可貴。朱連興表示,這幾年自己開發的軟件再也沒有出現“水族箱”那樣的成功。原因是競爭環境越來越殘酷,當初他入行時,蘋果的App Store裡只有6000款應用,現在已超過60萬。短短四年,從一個機會市場變為飽和市場。
“2009年,只要是軟件就能賣錢;2010年,好的創意就能成功;現在,好的品+大手筆的推廣,甚至加上一些特別的手段,才可能賺到錢。”朱連興總結說,對中小開發者來說,要搏出位真的太難。在他看來,後開發的品有些甚至比水族箱還要出彩,比如“CHUCK CHUCK”,這是一款音樂、舞蹈遊戲,玩家通過跟音樂節拍點擊屏幕控制人物走動和跳舞,美術更棒,但市場效果不盡如人意。尤其是現在推廣成本太高,作為一個四五十人公司的領隊,朱連興不得不更加務實。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外包項目上,收入穩定。
朱連興還在慢慢地尋找機會。他現在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將線上的軟件與下的服務相結合。對於那些滿懷創富夢的年輕人,朱連興的忠告是: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晨報記者 焦立坤
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困惑1
賺錢難 為生存奔波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幾十萬淘金大軍中想要出位,難。2011年蘋果累計為全球開發者分成25億美元,中國開發者分到約10億元人民幣,攤到每個開發者身上寥寥無幾,尤其是排在金字塔頂端的少數派拿走大部分收成。艾媒諮詢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近一半開發者虧損,實現盈利的僅有兩成。這種比例在移動遊戲領域更突出。頑石互動CEO吳剛此前曾表示,不賺錢的廠商占比超過95%。在他看來只有衝到了前幾名才有錢賺,小團隊要生存並不容易。
最近竄紅APP免費榜的“連連看”,其創作團隊中娛時代(Sinoiplay)只有7人。這個2011年才開始運營的小公司,今年4月几乎連工資都發不下去,好在融到一筆錢解了燃眉之急。該公司創始人尹俊現在最想做的就是贏得口碑和用戶,盈利是下一步才能考慮的事。而那些融不到錢的開發者境況更差。據了解,目前中國開發者主要通過廣告和遊戲來獲利,付費下載獲利的比例並不高。
困惑2:
被盜版 拿來主義橫行
一個品行不行,驗證期往往就一個月。但業鏈的另一端是,誰最熱,誰就會被山寨。《憤怒的小鳥》冒牌貨不少,甚至有的公然抄襲創意。小鳥是蘋果商店裏成功的模板,它可以無視盜版,因為它已經出名到几乎家喻戶曉。但對於多數開發者來說,更多是現實的無奈。
《捕魚達人》是目前國內比較流行的一款遊戲,從上線到現在居然有了150多款山寨,名字完全一樣、LOGO完全一樣。僅在App Store上與其“差不多”的遊戲就不下40款。但面對盜版似乎也沒有好的維權手段。
張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航空大亨》推出後,“國內的三家公司倒也沒客氣,直接就copy了。”但他並沒有憤怒,因為大環境就是如此,他能做的就是努力創新。
困惑3:
花錢刷榜 出名走捷徑
排名在蘋果商店裏實在太重要,以至於刷榜作弊行為屢禁不止,通過“刷下載量”讓一款應用迅速上位。一位業內人士介紹說,蘋果商店目前推廣的成本很高,一個用戶的推廣成本約1-2美元,相對而言刷榜算是低的。據稱國內專職App刷榜團隊不少於300家,收入很可觀。他們通常注冊或購買成千上萬個蘋果賬號,通過電腦在iTunes裡做下載量提升名次。
今年3月,蘋果一度改變算法,但最近這些專業刷榜公司又摸出了脈重新開張。據說進入蘋果中國區App Store總免費榜單的前10名的費用現在1萬元左右,進入工具類等分榜前十名,大概為7000元左右。但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歪門邪道的刷榜對開發者們是不公平的,並不足以支撐一個軟件的壽命。朱連興認為,還得品過硬。
晨報記者 焦立坤
開發者還能做的事兒
時下最流行的遊戲類應用開發非“憤怒的小鳥”莫屬。隻來自芬蘭的小鳥僅僅在天上飛還不過癮,將目光投向腳下更為廣闊的大地:開商店、建公園,拍動畫。“憤怒的小鳥”很忙很快樂。
2009年12月,ROVIO公司的《憤怒的小鳥》橫空出世。2010年下載量5000萬次,2011年3月突破1億次。今年5月,ROVIO宣佈,遊戲下載量已突破10億次。
ROVIO並不甘心只做遊戲王國的第一名,他們正從單純的遊戲商向娛樂商轉型,而中國則是他們最看重的市場。
7月13日,“憤怒的小鳥”國內首家專賣店在上海徐家匯港匯廣場試運營。據悉,正式營業後,商店將銷售更加豐富的品,包括服飾、公仔、手錶、iPad或iPhone套、甚至還有巧克力、餅乾和月餅。而位於北京西單大悅城的首家憤怒的小鳥商店已經完成裝修,即將開業。ROVIO公司透露,在未來兩三年內,將在中國開設600家連鎖店。
影視業、衍生品和主題樂園這三大迪斯尼“法寶”,能否成功在憤怒的小鳥身上成功複製?Rovio之前接受國外媒體採訪時曾說過“希望自己做成類似於迪士尼那樣的公司”。
據了解,今年6月,芬蘭埃斯波市和阿爾托大學宣佈將向同濟大學贊助建設上海首個“憤怒的小鳥”主題公園。10月,海寧將建設7000平方米的主題樂園。此外,ROVIO還將在中國開展動畫製作業務,並在中國的電視台上播出。(韓元佳)
本期策劃 吳彬

憤怒鳥副總裁:品牌是APP關鍵

                      

2012/08/16 20:03:08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2012年8月16日電) 憤怒鳥開發公司Rovio亞洲高級副總裁霍姆(Henri Holm)說,APP開發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品牌創建」,台灣具備很多優勢,也許下個像Rovio一樣成功的遊戲開發商在台灣。

Rovio去年財報營收率(Operated margin)為60%,其中30%來自周邊商品,如:IPAD殼和腳踏車安全帽等。霍姆指出,APP開發最重要的問題就「品牌創建」。

霍姆說,今年秋季,Rovio憤怒鳥每個禮拜六都會有全新的動畫短片推出,會在所有管道發布,包括手機平台、手機和電腦。

現在智慧型電視(Smart TV)已可免費玩憤怒鳥遊戲,提供粉絲玩遊戲的不同體驗,透過不同管道經營一個成功的遊戲品牌。

霍姆表示,要成功開發遊戲有幾個重要元素,簡單、有創意、免費、合作夥伴、累積開發經驗與良好的品質。

此外,他強調,產品力很重要,後續的服務也必須很好,才有潛力吸引很多玩家,所以一開始的品質就很重要、合作也很重要。

霍姆表示,Rovio重視的是整體營運表現,最主要的目標是服務憤怒鳥粉絲,並思考如何提升此品牌在粉絲心中的價值,並壟斷這個品牌,讓品牌能在不同管道上吸引不同的粉絲。

針對台灣的環境,他指出,台灣是先進市場,遊戲開發人員都很有創意,優勢很多,下一個像Rovio一樣成功的遊戲開發商,很有可能就在台灣。

霍姆表示,遊戲開發商的世界裡,挑戰就是機會,但台灣受限於市場不夠大,所以台灣開發商需要放眼全球,不能只專注於本土市場,透過放眼全球的創意和策略,才能帶來更多的機會。

最直觀的告訴妳 苹果App Store有多龐大

最直觀的告訴妳 苹果App Store有多龐大 作者: 厂商投稿出處: IT168日期: 2012-08-22
  近日,國外應用推荐雜誌Tap Mag為讀者製作了一張精美的圖表,展示了苹果APP Store究竟有多么龐大。目前在苹果App Store中有65萬款不同的應用,如果想將App Store中所有應用的名字讀一遍,那么至少需要花費一周時間。App Store中有三分之一的應用專iPad優化。
  苹果App Store中應用數量相當龐大
  App Store目前擁有大約650000款應用,需要大概一周的時間方能將這些應用一一數清。
  75%的家長會與他們的孩子一起共享設備
  App Store能賺多少錢
  App Store吸金能力超強,每秒1000美元。截止目前,苹果已經支付給開發者們大約55億美金。
  App Store中用戶數量
  App Store大約有4億名用戶。在英國、法國西班牙德國以及義大利等地,擁有iPad或iPhone的人數超過三分之一。
  截至目前 苹果售出的iPhone或iPad連接起來能將地球環繞一圈
  雖然信息圖中的數據顯得有點大的惊人,比如說App Store每秒鐘能賺取1000美金,或者說到目前為止苹果支付給開發者的費用高達55億美元,但這些都是不可爭的事實。(圖片來自威鋒網)


詳全文 最直觀的告訴妳 苹果App Store有多龐大-科技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20822/7691395.html

憤怒鳥退燒?免費遊戲app當道

憤怒鳥》遊戲app在2010年創下全年1億次的下載量後,近期推出的《憤怒鳥上太空》,上架之初雖然仍形成下載風潮,但未能持續太久。反而是免費遊戲幾乎攻佔了熱門下載排行榜。
《憤怒鳥》遊戲app曾是許多人生活不可或缺的娛樂,它更締造了多項驚人的奇蹟。2010年成為全球下載量最高的app,全年超過1億次,被《財星》雜誌票選為「史上最佳app」;2011年下載次數突破2億5千次。開發《憤怒鳥》app的芬蘭公司洛菲歐(Rovio),在諾基亞衰退之後,更被視為芬蘭新科技企業的代表。
今年4月,洛菲歐再度推出《憤怒鳥上太空》,儘管上架之初仍造成一股下載熱潮,35天達成5千萬次下載量。但似乎未能持續太久,從《憤怒鳥》在各項app排名不斷下滑的趨勢,便可明顯看出。
根據遊戲開發工程師特雷‧史密斯(Trey Smith)統計:
以美國市場而言,在iPhone app總排名(不分類別,包括免費與付費)中,0.99美金(台幣30元)的《憤怒鳥》名列第52,連前50名都擠不上;在iPad app總排名中,《憤怒鳥》名列第55名。不過有趣的是,在iPad付費app排名,《憤怒鳥》高居第2名的位置。
如果仔細看看iPad app總排名前50的app,便可發現幾乎都是免費遊戲app的天下。在前25名app中,有18個是免費遊戲(72%),若加上付費遊戲app,那麼前25名app當中有22個為遊戲類,佔比高達88%。

與臉書別苗頭,Google買下年度iPad最佳應用Snapseed開發者

儘管對Google來說,收購新創公司,似乎已經成為例行公事,但這次的對象Nik Software,顯然值得特別關注─曾獲得2011年蘋果App Store最佳iPad App的Snapseed 修圖應用,便是他們的代表產品。
1

耐人尋味的是,Facebook才剛完成收購不久的Instagram,正跟Snapseed 一樣同屬照相應用,且為同年最佳iPhone應用,而這樣的結果,似乎並非巧合。儘管Nik Software也有在自家官方部落格宣布消息,但Google這邊,卻罕有的不見官方新聞稿,而是由Google社交部門的資深副總裁Vic Gondotra,在自己的Google+上揭漏,也因此,未來Nik Software─或者應該說Snapseed 的首要發展方向,似乎已不言而喻。

雖然同屬照相應用,Snapseed跟Instagram,不論是在用戶熱度跟產品形式,其實都大不相同。前者的使用經驗,比較像蘋果本家出的iPhoto修圖App,細緻的工具性質較強烈,而Instagram的後製功能相對比較簡單,社群分享才是其核心概念,而這點也反應在使用者的數量上:Instagram最近的消息,已經突破1億的用戶,相反連Android版都還在趕工的Snapseed,6月的數字「僅」有900萬左右的客戶。


不過,現在有了Google的加持,未來的情況也許會有趣的多。從上述的Google社交資深副總親自宣布一事來看,Nik Software將來與Google+的行動整合,顯然指日可待。推出以來,常被譏為「鬼城」的Google+,因為Picasa網路相簿功能的整合與改進,倒是在一開始就受到不少攝影社群的推崇,前陣子甚至還曾辦了個攝影大賽

當然,不論是Google+跟Facebook,或是Snapseed跟Instagram比,顯然規模上都還有段距離,不過,Facebook曾表示會先讓Instagram獨立發展,Google若是能趁機將自家的Google+與Snapseed作更好的整合─尤其在行動方面,未來未始不能從此反攻,畢竟,當初Facebook的即時通訊應用若是能早點起步、做得更完整,像WhatsApp、LINE、Kik等第三方IM產品,也許不會有今天的景象。

賈伯斯在1983年~預言了無線網路、iPad和App Store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1983年,那還是個蠻荒的時代。那一年,蘋果發布了世界上第一款搭載圖形用戶界面的個人電腦 Apple Lisa,TCP/IP 發布不到兩年時間,互聯網基本還是一片荒原。大眾對電腦的認識少得可憐,賈伯斯在小眾聚會上還得以『什麼是電腦』開始切題演講。如今大家已經習以為常的社交網路、智慧手機和行動互聯網,當時真是連影子都看不著。

根據itwriter報導,就在那一年,賈伯斯已經給出了很多對未來的判斷,其中不少都幸運的讓他猜中了。Marcel Brown 最近在自己的博客中分享了賈伯斯在 1983 年的一個演講錄音。當時賈伯斯參加了在 Aspen 舉行的國際設計研討會(IDCA),會議的主題是『未來不一樣』,現在看來還真是這樣。Marcel 的一個朋友當時也在現場,透過他輾轉弄到了一卷錄有賈伯斯演講的磁帶,一番挖掘之後還找出來當時賈伯斯的照片。

Marcel 從錄音中整理出了一些賈伯斯當時的觀點,記住當時還是 1983 年。他認為若干年之後,人們花在電腦上的時間會比花在車上的還多。要知道美國一直是被稱為『車輪上的國家』的。他很確定的說到 PC 會成為下一種全新的交流媒介。好吧,當時互聯網這個概念基本還沒怎麼成形,別提進入主流社會了。他還著重提到早期e-mail 系統以及它會如何重塑人類之間的交流。他實事求是的論證到,如果我們有了能夠進行無線通訊的便攜電腦(這不就是手機...),人們將可以在路上邊走邊收發電郵。要知道行動互聯網的出現最少也是 20 年之後的事。

他還提到當時 MIT 搞的一個非常類似 Google 街景的專案。他談到了早期互聯網多種協定並存的混亂境況,並預測 5 年之後就可以解決辦公室網路連接的問題,家用網路則需要 10 到 15 年時間。事實也是這樣。他說蘋果的策略是『把一台超級棒的電腦濃縮成一本書這麼大,你可以帶著它到處走走,新手也只要 20 分鐘就能學會怎麼用它』。聽著跟現在的某樣東西是不是挺像的?對了,他們還希望能給這個產品加上無線通訊設備。

他拿當時還很原始的軟件業同唱片業做了個對比。他說,大多數人並不知道自己需要買什麼樣的軟件,相比之下,只要走進一家唱片店他們肯定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樣的音樂,因為他們可以透過聽廣播免費試聽各種音樂。他認為軟件業需要這樣一個類似無線電台、供人們試用軟件的地方。他認為透過傳統的實體商店銷售軟件是非常過時的,既然軟件是數字化的商品,為什麼不能透過電話線來銷售呢?他預見到在未來透過網路購買軟件會成為新的趨勢。這一說法非常類似如今蘋果的 App Store,關於唱片業的一些論調也預示了之後的 iTunes。

在最後的Q&A環節,有人問到了關於語音識別的問題。想想如今的 Siri,再看他當初的回答:『這東西太難了。』他認為由於語言受上下文影響太大,語音識別實在是太難了。許多人很欣賞賈伯斯這個人,某種程度上他和《月亮與六便士》中的斯特里克蘭德有相似之處:『崇拜者對他的讚頌同貶抑者對他的詆毀,固然都可能出於偏頗和任性,但是有一點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他真的是天才。』

2012年10月5日 星期五

賈伯斯:企業領袖要有品味

中國時報【康文柔╱台北報導】
蘋果創辦人賈伯斯逝世滿周年,一段塵封十六年的電視訪問,以紀錄片的形式昨在台首映。賈伯斯說,蘋果聚集一流人才,作出最好產品廣布世界,讓人們知道什麼是好東西。他把電腦當作人文學科,要判斷正確前進方向,企業領袖須有「品味」,具有深厚的人文素養。
昨日首映的賈伯斯訪談,錄製在一九九六年,當年賈伯斯遭蘋果「逐出家門」已有十年,自己剛創辦新公司,同時間,蘋果快走到窮途末路。這段訪談完成的一年後,賈伯斯重回蘋果,挽救這家已在破產邊緣的公司,如今蘋果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現金最多的企業。
賈伯斯不只是科技圈的巨人,也寫下商業史上的奇蹟。昨《商業周刊》舉辦這段遺失的訪問首映會,現場冠蓋雲集,宏碁集團董事長施振榮、旺旺中時集團董事長蔡衍明、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中華電信董事長呂學錦等人出席參與。
很多與賈伯斯共事過的人,都認為他是個暴君,賈伯斯坦誠,他確實會毫不留情的說出「這很爛(Shit)!」也直言不諱的表示,「我蒐集全球最好的人才,我不想與次級的人共事,對於知道自己很棒的人來說,你不用呵護他們的自尊心。」
賈伯斯廿五歲時即擁有億萬身價,但他說,「這一點都不重要!」他想做的事情就是聚集最好的人才,做出最好的產品。雖當年是微軟全盛時期,賈伯斯還是說,「微軟最大的問題是,沒品味!只能做出三流產品。」

2012年8月15日 星期三

公司年復一年成功的秘密

美國百勝集團(Yum! Brands)旗下包括肯德基與必勝客等餐飲品牌,在全球總共有三萬七千家餐廳,遍佈一一七個國家,現在每天還以平均四家新餐廳的速度增加中。公司的員工總數高達一百四十萬名。

要領導這樣一家規模龐大且幅員遼闊的公司,想必不太容易,百勝集團的董事長兼執行長諾瓦克(David C. Novak)卻做到了。在他的帶領下,公司的EPS已經連續十年成長,年平均成長率為一四%。

在接受訓練與發展雜誌(T+D)專訪時,諾瓦克表示,公司成功的核心方程式是培養員工的能力。唯有員工的能力吻合公司的需求,公司才可以滿足更多顧客,賺更多錢。

他認為,許多公司想顛倒了,先想怎麼賺錢。但是他從來沒有看過長期成功的公司,不是從培養人才開始的,尤其是培養員工的領導力。公司需要好的領導人,才能真正持續地成功。

諾瓦克相信,店長是公司最重要的領導人。店長帶領的團隊是直接用來滿足顧客的,站在最接近顧客的第一線。在該集團的餐廳裡,店長的關鍵位子都由適合的人才出任。這是為什麼公司能夠年復一年交出好成績的原因。

他發現,員工會選擇離開公司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覺得公司裡沒人在乎他們的付出;另一個是跟直屬上司處得不好。

因為前者,百勝集團儘量千變萬化地玩表揚。公司的企業文化重視表揚員工,以幫助公司吸引和留住人才。每次頒獎給員工,諾瓦克都會親自寫一小段鼓勵的話,以及放一些小額現金在獎品或獎牌旁。只要親自頒獎,他一定會跟員工合照,然後把照片貼在辦公室。他的辦公室裡現在滿滿都是照片,連天花板都有。

他解釋,當一個人做了有益於公司的事,通常會希望別人知道他的努力。表揚員工的必要性,在全世界都一樣。

而因為後者,他要求主管不是把自己視為員工的老闆,而是培養人才的教練。公司對領導人的定義是,跟好的教練一樣,努力讓整個球隊獲勝。

諾瓦克自己投入大量時間扮演教練的角色。每年他在全世界各地教授領導力好幾次,每次都有公司四十到六十位高階主管參加,上整整三天的課程。他向高階主管解釋公司的策略、目標、挑戰,並且回答他們的提問。

此外,他會一對一引導高階主管。每位來上課的高階主管,都從他們目前在做的事情中,挑出對公司最大影響的一件事,然後跟諾瓦克當面討論。兩個人一起擬出達成目標的計劃。

上完課之後四十天,以及六個月的兩個時間點,他會透過公司內部的學習科技平台,跟每位高階主管再次共同檢視計劃的進度。諾瓦克之所以願意花這麼多時間在教導主管上,因為他相信這是最值得他花時間的一件事。到現在為止,他親自教過的主管已經有四千位。

公司年復一年成功,其實沒有秘密,只有努力。

文章來源:EMBA雜誌第312期(2012年8月出版)

YouTube拉廣告 打低價牌

  • 2012-08-02 01:28
  • 工商時報
  • 【記者何英煒/台北報導】
 繼Yahoo!奇摩積極推動微電影、為網路影音廣告暖身,台灣Google總經理陳俊廷昨(1)日也表示,旗下的YouTube平台也將藉著True View廣告機制,打造消費者、內容供應商及YouTube平台等三方共贏的產業生態環境。
 陳俊廷表示,依台灣目前的情況來說,廣告主透過影音網路廣告接觸到一個客戶的成本只有新台幣1~2元,換句話說,接觸到100萬個主動觀賞廣告客戶成本僅100萬元左右。
 陳俊廷指出,以全球的YouTube平台來看,每分鐘上傳的影音檔案約有72小時,這個數字是去年的2倍。每個月被觀看的影片約有40億小時。全球每個月有8億的用戶造訪YouTube,而美國三大電視網過去三年播出總時數,還不及YouTube一天上傳影片長度。
 在國外已經有上百個頻道,在台灣也有不少藝人如楊承琳成立個人專屬頻道、羅志翔也在此平台推出微電影。而不少推出網路影音廣告的企業主,例如,全家便利商店、三星電子及紐西蘭奇異果Zespri等,也有專屬的頻道與網友互動。
 根據研究,輕度使用的電視觀眾多半是重度的網路使用者,YouTube表示,廠商為了要找到目標族群,將會逐步使用網路影音廣告。
 陳俊廷表示,過去這些時間,YouTube與台灣所有的電視台、內容供應商洽談合作,合作對象包括有中視、中天、台視、華視等主流電視台。不少當紅的偶像劇在播出之後,不到一小時隨即就會在YouTube上進行直播。除了主流的電視台及製作公司,內容供應商還包括音樂工作者、藝人、電影工作者等等。
 在數百個頻道商及內容供應商的合作關係下,YouTube今年將積極衝刺網路影音廣告,目前正以True View這個機制,廣泛與各個廣告主及中小企業洽談網路廣告合作,過去Google也透過Adsense機制,與內容供應者分享廣告利益。
 至於True View這個機制方便網友自由選擇收看影音廣告與否,對廣告主而言的最大好處是,網友收看超過30秒才計費。而廣告收入將由Youtube與內容供應商來共同分享,據了解,全球已經有數千個合作夥伴透過YouTube獲得6位數美元的廣告分潤。

基本工資調整 勞委會鎖定時薪

(中央社記者魏紜鈴台北19日電)每年第3季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的召開,是勞委會喜憂參半的考驗。勞委會主委王如玄今年3月就對外表態,要照顧時薪制勞工,今年調整會「鎖定時薪」,也回應勞工代表心聲。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主任委員王如玄受訪表示,今年之所以會鎖定時薪,是因勞方代表在去年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上提出,應多照顧時薪工作者。不過面對GDP下修,行政院勞工委員會面臨的挑戰更大。
基本工資時薪調整至新台幣115元,是總統馬英九政見之一,王如玄早在馬總統520就職前的3月中旬,對外表態,「今年時薪和月薪將朝脫鉤方式處理:勞委會將努力提高時薪調幅10%以上,從現行基本時薪新台幣103元調高至115元為目標。」
王如玄指出,台灣勞動市場多以月薪計算薪資,本勞月薪基本上都高於基本工資,但時薪部分,基本時薪若訂103元,市場上就只給103元,「基本工資其實是最低程度要求,基本時薪卻成為市場上標準工資,這樣對打工族與二度就業婦女並不公平。」
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依法在每年第3季召開,審議結果隔年生效實施。以往勞委會都在7月舉行,但今年經濟情勢變化迅速,勞委會考量經濟情勢,待景氣較明朗伺機而動,因此勞委會對於基本工資會議確切的召開時間,遲未鬆口。
直到王如玄參加「全國產業總工會 」新、卸任理事長交接、就職典禮,才宣布今年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訂於8月2日召開,也算是力挺勞方的作為。
從勞委會力挺勞工的立場來看,勞工薪資當然能越高越好,但再進一步考量現實層面,基本工資調漲一則以喜一則以憂,薪資調漲可以提高邊際勞工薪資,但也有可能造成部分中小企業難以負荷,而減少勞工就業機會。
基於上述相互抗衡的因素,王如玄今年除了對時薪115元的目標有明確表述外,調整月薪部分,態度明顯較保留。
如今面對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下修全年經濟成長率(GDP)預測,僅有1.94%。即便王如玄一再強調,勞委會對於工資調整的兩大原則:「反映物價」及「必與勞工分享經濟成長果實」不變。
但由於基本工資調整,還待審議委員會上的勞資雙方及學者專家各方代表表達意見,透過機制建構,在同一平台上充分討論,才會得出最後的決定。
換言之,時薪和月薪究竟能調漲到多少?一直不是勞委會單方說了算。1010719

2012年4月2日 星期一

蘋果App Store安全不再 頻傳帳號盜用 但對公司仍是「小問題」

《紐約時報》周四 (15日) 報導,蘋果 (Apple Inc.)(AAPL-US) 號稱全世界最安全的網路商店 iTunes Store,用戶權益似乎也沒那麼保險,iTunes 帳號遭駭,帳戶被盜刷的事件紛傳。
 
德州一名作家 Ryan Matthew Pierson 指出,他的 iTunes 帳戶在 1 小時內出現 437.71 美元消費紀錄,來自知名 iPhone 遊戲《iMobster》,但他根本沒玩過這款遊戲。
Pierson 向蘋果和銀行提出申訴,問題最終獲得解決。但他的經驗並不獨特,網路上數百封線上客訴指出,尤以 App Store 為最,蘋果 iTunes Store 並不像官方宣稱的那麼安全。
除了使用者帳戶遭到惡意盜登,也有部份應用程式植入誤導性廣告獲取資料,不僅客戶抱怨連連,捲入問題的應用程式開發商也叫苦連天,表示處理詐欺消費事宜耗神費力。
蘋果以往因為對 App Store 嚴格箝制的微管理 (micromanaging) 態度,遭到市場人士批評;但公司現在碰上的新問題,對蘋果來說規模又顯得太小,無須全心投入控制。
遊戲公司 Spry Fox 執行長 David Edery 指出:「在運作成功的平台上,幾乎都會發生這種問題。爾後人們開始炒作議題,市場反應白熱化。」
App Store 為 iPhone、iPad 和 iPod Touch 等提供超過 60 萬款應用程式,且已為蘋果和開發商帶來數十億美元營收,但同時也讓自己成為不法駭客詐欺份子的目標。
蘋果婉拒接受採訪報導,但發布聲明表示,正致力提高用戶安全性,並建議帳戶遭盜的顧客更改 iTunes 密碼,並向其信用卡金融單位聯繫。
在詭異莫測的駭客世界中,有心人士獲取 iTunes 密碼或信用卡資訊的方式依然成謎。但 App Store 和 iTunes Store 已成了不法份子的遊樂場。如淘寶或敦煌網等中國交易網站上,一些賣家以最低 33 美元公然出售 iTunes 帳戶資料,且保證內含數千美元的「可用額度」。
在一個蘋果支援論壇上,名為「iTunes 帳戶被駭」的文章出現 1370 多條回言,留言時間由 2010 年 11 月直至昨日。上周也有逾 100 名用戶在推特 (Twitter) 上說到,他們的 iTunes 帳戶遭盜用竊取資金。
因畏懼蘋果報復而不願具名,但一位成功的美國遊戲開發者透露,他從去 (2011) 年夏季便注意到付款情況有異,他的團隊已經多次發函通知蘋果,但問題並未獲解決。在去年整年間,根據該人士提供的內部文件,有問題的付費金額已到達數百萬美元。
iPhone 應用程式 Tap Tap Tap 開發者 John Casasanta 表示,開發商操作 App Store 的問題,大部分仍未獲得解決。他說到:「蘋果對這一塊付出的努力僅在最低限度,因為從他們的角度來看,這根本還不算是問題。」

PCWorld: iPad將主導商用平板市場

iPad對企業應用的支持十分出色
導語:美國IT網站PCWorld今日撰文,稱蘋果iPad將主導商用平板電腦市場,并列舉了三個原因,包括應用開發者人數眾多、硬件外設兼容性好和數量眾多等。
 
以下為文章全文:
iPad前進的步伐似乎已無法阻擋。新iPad在不到一周內便被預訂一空。然而,不僅個人用戶對iPad感興趣,而且根據市場研究機構ChangeWave Research的調查,相比於其他廠家的平板電腦,84%的企業用戶更傾向於購買iPad。鑒於其當前的市場主導地位,iPad的市場需求肯定會不斷增長。
ChangeWave Research在2012年2月新iPad發布前進行了這項調查,并在本周二公布了調查結果。結果顯示,五分之一的企業用戶計劃在今年第二季度購買平板電腦,iPad的市場需求相比去年11月份上一次調查時增長了7%,與此同時,8款非iPad平板電腦的市場需求則全部出現下滑。
PCWorld在上周實施的一項非正式調查中,67%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可能會購買iPad,只有34%的受訪者沒有這種計劃。在計劃購買iPad的受訪者當中,8%的人選擇購買新iPad或iPad 2的概率相當,但48%的人希望購買新iPad,這表明iPad的市場需求仍然會十分火爆。
以下即是iPad將主導商用平板電腦市場的三個原因:
1.應用開發者眾多
作為最早將應用商店作為產品推廣手段的公司,蘋果已經發現了應用對移動設備生態系統的重要性。設備是否擁有高品質應用以及擁有多少,是用戶在選擇移動平臺時考量的一個重要因素。蘋果應用商店App Store的應用數量已超過60萬款,迄今下載量達250億次。
企業應用開發者最有可能會給最大的商業平臺開發應用,而iPad顯然可以提供這種平臺。企業用戶會購買運行於他們所需應用的設備,所以,只要有滿足企業用戶這種需要的應用不斷推出,銷售額自然而然會增加。
2.硬件外設兼容性好
與應用開發者更愿意給居於市場領先地位的平臺開發應用一樣,硬件廠商為最熱門設備開發硬件產品的可能性也最大。在消費類市場,兼容iPod或iPhone的外設有很多,而兼容其他平臺的外設則很少,這便是硬件廠商更傾向於熱門平臺的典型例證。
隨著iPad在企業市場越來越受歡迎,預計為iPad量身打造的硬件外設數量會激增。從零售網點到條形碼掃描儀及醫療設備,企業用戶會發現相比非iPad設備,擴展iPad功能會更加容易,這無疑會推動iPad的銷量。
3.數量優勢
20世紀70年代曾流行著這樣一句話,“絕對不會有人因為購買IBM而被炒魷魚”。這表明,在當時IBM就是安全的保證,大眾的選擇,人們不會因選擇IBM而犯錯。鑒於iPad在平板電腦市場的主導地位,這句話同樣適用於蘋果,起碼該公司在數量上就給用戶以安全的保證。
惠普(微博)TouchPad已退出歷史舞臺,RIM PlayBook的未來似乎也命懸一線,所以,iPad當仁不讓會穩坐霸主寶座,市場份額繼續增加。企業用戶希望能買到令他們放心的產品,售后服務從不間斷,而蘋果目前便處於提供這種保證的最有利位置。
可能付出的代價
上述三個原因最終要歸結於數量,而蘋果具有這方面的優勢,同時會努力確保維持這種優勢。iPad能否永遠保持平板電腦市場的霸主地位呢?其他平板電腦廠商要想與iPad抗衡,則必須在成本上下功夫。如果蘋果競爭對手可以提供功能相同但價格大幅下降的產品,部分企業用戶將會感興趣,市場開始出現變化。
然而,對於蘋果的競爭對手來說,不幸的是,蘋果還具有數量上的優勢,正因為可以向供貨商做出數量上的保證,其采購零部件的價格才會更低。雖然這使得挑選平板電腦成為一件易事,但只有競爭加劇才有可能讓企業用戶有更多更好的選擇。從長遠來看,iPad一家獨大顯然不利於市場競爭,對企業用戶來說或許并不是一個好消息。(聖櫟)本文提到的股票:$蘋果(AAPL)$

iPad會對Google的核心搜索引擎帶來災難嗎?

對於iPad對相關行業帶來的影響,很多人都把焦點集中在了微軟的Windows操作系統上。是否有想過iPad會對Google以及它的核心搜索引擎帶來災難呢?我們之前曾分析過,iPad很有可能成為取代PC的產品,這裡的取代並非在使用上完全取代,而是相對於使用時間多少而言。
Macquarie的分析師Ben Schachter認為,從長期來說,iPad的快速崛起對於Google來說是一個威脅。這個威脅並非蘋果可能從其設備裡撤銷Google的默認搜索引擎,而是蘋果可能自己建立搜索引擎,而這個搜索引擎將是基於Siri。而持這個觀點的還有很多人。巴克萊的分析師曾指出,Siri的威脅在於它讓人們可以有趣的、簡潔的、快速的就獲得搜索結果。儘管Siri本身並不是一款搜索產品,但是如果它與Wolfram Alpha或者Yelp這樣的產品整合,它就可能取代傳統的搜索引擎並提供用戶需要的答案。我們之前曾報導,Siri的請求貢獻了Wolfram Alpha 25%的搜索請求。因為Siri不是一個可視化媒介,不提供類似Google那樣在搜索結果中呈現廣告鏈接,而這部分是Google最主要的收入來源。隨著人們越來越偏向於使用像智能手機和iPad平板電腦這樣的小型設備,將來的搜索將更多的由Siri+ Wolfram Alpha這種語音搜索模式來完成。來自Performics 的數據預測,未來6個月來自移動設備的業務將佔據整個付費搜索的20%左右,而Google的數據顯示,2/3的移動搜索請求來自蘋果的iOS設備。
我們也許對於Siri的力量估計過高,同時對於人們是否習慣於通過聲音而非敲字來控制計算機持懷疑態度,與此同時,蘋果在最新的iPad裡並沒有集成Siri。然而,我們應該思考一下,蘋果當初高調推出Siri,難道只是其iPhone上的小玩意嗎?蘋果至今未在iPad上推出Siri是否就意味著就此將Siri塵封呢!蘋果公司顯然是在等待一個時機,或者希望有更多的時間來完善Siri這個產品。
日前iPhone上的另一個很低調的應用Summly給出了某些跡象。Summly是一款提升搜索引擎效率的iPhone應用,它讓搜索結果變得更加的具有相關性,可以通過人工智能幫你決定某個搜索結果是否值得你閱讀。它的工作機制是這樣的:給它一個URL地址,此時它將對整個地址頁面裡的內容進行瀏覽並通過人工智能找到文章的關鍵部分,最後自動為你總結三個要點提供給你。蘋果是否正在對Siri進行類似的產品優化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正如我們之前曾指出,Siri開啟了人類的第六次科技革命:人工智能革命。因此,全面推出Siri,肯定將是蘋果的一個重大戰略。
如果真如我們所分析,那麼Google可能就真的有麻煩了。與微軟不同,Google絕大部分收入都來自於其搜索廣告,而微軟目前則更加的多元化。其Windows視窗系統、Office辦公軟件、Xbox等都已成為其重要支柱。因此任何威脅到搜索的產品都將給Google帶來巨大威脅。就算Siri將來不能取得成功,iPad的崛起也將給Google帶來傷害。因為人們使用iPad這樣的平板電腦的習慣與使用PC完全不一樣,在PC上,瀏覽器、網頁是入口。但是在iPad上,原生的APP才是人們連接世界的入口,比方說人們在Yelp的APP上花的時間越多,則通過Google搜索酒店的時間就越少;同樣,花在Amazon的APP上的時間越多,通過Google來搜索購買物品的時間就越少,而這部分正是Google最為賺錢的來源地。
總之,iPad越是取得成功,對Google來說其威脅可能就越大。這一切,讓我們拭目以待。(文/ 36氪)

新iPad是前菜,蘋果電視才是遊戲機廠商真正惡夢?

精實新聞 2012-03-12 09:11:38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美國遊戲產業(包含軟體、硬體與配件)銷售額已經連續兩個月年減幅度達到兩位數,這筆帳該記在蘋果(Apple Inc.)iPad?已有分析師提出警告,內建應用程式商店(app store)功能的蘋果電視一旦問世,才是遊戲機廠商真正惡夢的開始!
Thomson Reuters報導,iPad累計銷售量已經超過5,500萬台,直逼Sony PlayStation 3的6,200萬台以及微軟Xbox 360的6,500萬台。Epic Games總裁Mike Capps上週三指出,蘋果新iPad的螢幕解析度記憶體規格都比微軟Xbox、Sony PlayStation還要好。1UP.com總編輯Jeremy Parish指出,平板效能、解析度比遊戲機還要好,這對那些老廠商來說的確是一件相當難堪的事。
Hudson Square分析師Dan Ernst指出,iPad還不會衝擊到遊戲機的銷售量,蘋果電視(Apple TV)才會是遊戲業者真正的威脅。Sony PlayStation 3目前最高支援1080P(1920x 1080畫素)的螢幕解析度。相較之下,蘋果新iPad的9.7吋「視網膜螢幕(Retina display)」解析度高達2048 x 1536畫素
研調機構NPD Group Inc.統計顯示,2012年1月、2月美國零售電玩銷售額(含軟硬體、周邊產品)分別年減34%、20%。NPD數據僅包括實體商店,排除網路銷售通路,同時也不包括目前當紅的行動裝置(手機、平板)遊戲市場。


全文網址: http://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64112e69-6d81-4968-ab20-6598dcd6b83e#ixzz1qsSUFC1A
MoneyDJ 財經知識庫

蘋果「盜書」 22作家索賠5000萬


隨著iPad的風行,現已步入更便捷的「電子閱讀」時代。但因不少作品在未獲授權的情況下,在蘋果應用程式店(App Store)出售,甚至免費下載,為此,馮驥才、麥家、陳忠實、韓寒等22名作家集體向蘋果公司索賠5000萬元。但蘋果公司只簡單回應稱,「當接到投訴時,會給予及時和恰當的回應。」

香港文匯報報導,業內人士估算,約800萬部的iPhone和近400萬台iPad售到中國,按每部機器在App Store中下載一次書籍計算,即產生1200萬次的下載量,由於其中大部分的下載都是免費,作家們的損失驚人。

因《盜墓筆記》系列作品聞名的作家「南派三叔」稱,他估計其全部系列作品在App Store中的下載量超過幾百萬次,個人損失超過2000萬元。

報導指出,作家們認為,蘋果應用商店這種行為對創作是一種嚴重打擊。為維護自身權利,「中國作家維權聯盟」日前派出代表和律師前往蘋果中國總部交涉。

蘋果中國公司媒體公關負責人黃女士回應:「作為一個擁有知識產權的公司,理解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性。當接到投訴時,會給予及時和恰當的回應。」作家維權聯盟代理律師王國稱,法院已受理此案並立案,正等待開庭。

據報導,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司長于慈珂表示,支持作家的正當維權行為。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數字出版業2010年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連續5年增長幅度接近或超過50%。然而,作家們的維權路之艱,除卻韓寒等中國知名作家為此訴諸法律之外,更多的作家只能被迫接受現實「望網興歎」。


全文網址: 蘋果「盜書」 22作家索賠5000萬 | 兩岸經貿 | 兩岸台商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3/6969247.shtml#ixzz1qsRNEDsW
Power By udn.com

Apple App Store每週收到2.6萬次應用上架申請

新浪科技訊 香港時間3月18日消息, Apple 週三發佈的文件顯示,App Store應用商店每週收到的iPhone和iPad應用上架申請超過2.6萬次,全年約為130萬次。
  自從2008年上線以來,App Store收到的應用申請數量已經大幅增長。 Apple 2009年向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透露,每週收到的申請為8500次,2010年達到1.5萬次,約為現在的一半。
  但 Apple 還透露,約有30%的應用申請由於未能遵守開發者指導方針而被拒絕。很多被拒絕的應用在修正問題後很快又再次提交申請。
   Apple 是在回答美國國會議員提出的隱私問題時透露上述數據的。 Apple 上月還聲稱iPhone的“應用經濟”直接或間接地創造了46.6萬個就業崗位,雖然遭到一些質疑,但這個生態系統的確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軟件開發行業的發展。(鼎宏)

RIM招聘iOS開發人員 或進軍AppStore

網易科技訊 3月23日消息,據AllThingsD報導,RIM日前發布啟事招聘iOS開發人員,外界猜測其或欲進軍App Store。
早些時候RIM向iPhone開放了其高度安全的企業級服務器,然后發布了為企業管理而設的黑莓移動融合(Mobile Fusion)平臺。現在,RIM或將準備為iPhone開發應用程序。
 
3月20日,RIM發表了一則招聘啟事招募高級iOS移動開發程序員以研發企業級應用程序,啟事中有如下要求:“經驗豐富的iOS/Objective-C開發者,有架構、設計、開發和測試針對iPhone和iPad設備的復雜應用程序的能力”。啟事要求程序員具有至少2年編寫iOS應用程序的經驗,并要求其在面試時打開iTunes App Store展示。
RIM尚未就在財報發布前一周招聘iOS程序員作出回應。或許這與之前發布的移動融合平臺有關,盡管外界猜測這一平臺并不需要應用程序開發人員。基於RIM目前的市場定位和IT部門的銷售情況,RIM或欲借助開發移動融合平臺的iOS版本留住正在逐漸流失的企業客戶。
業界之前有另一則傳言稱RIM欲將黑莓聊天工具BlackBerry Messenge移植到iOS平臺上。(朱南)

一位父親對iPad兒童APP開發者的懇求

隨著iPad越來越多的走進我們的家庭,它已不僅僅是我們成年人的娛樂工具,也成為家庭孩子們新的玩具。那麼它是否已準備好成為孩子們新的助手,我們的APP開發者是否考慮過這個潛在領域,我們又該如何了解孩子們的需求?下面這封來自一位父親對iPad兒童APP開發者的懇請信,也許給我們的開發人員指引了一個值得參考的方向:
  我花了很多時間來購買、測試符合小孩子們使用的iPad APP。事實上,我已經將我那2歲的女兒打造成我們家的iPad霸。通過大量的觀察研究,我知道,對于我的小女兒來說什麼有用什麼沒有用。因此我想把我的發現分享給所有的孩子以及兒童APP的開發者們,並給出四個本人認為非常有用的開發指導。

  功能可見,給孩子足夠啟示

  大多數供孩子使用的APP都在屏幕上擁有大量通過觸摸開啟的功能,但是幾乎所有的這些APP都沒有給出一個具體的指引:哪些部分具有交互性功能,哪些部分沒有。這樣的結果就導致孩子在使用時不知道哪些才是真正有用部分。

  對這個問題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我們所說的“功能可見”,給出一些表明其功能可用性的元素。迪斯尼的Puzzal Book就做得非常好,比如說這個APP: Winnie the Pooh Puzzle Book,它上面有個圍繞用戶旋轉的誘餌,提示用戶為了收集它們必需去觸碰它。


相對于翻頁手勢操作,箭頭式觸摸更符合孩子使用

  對于大多數孩子使用的APP來說,翻頁手勢操作在娛樂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這也會導致很多困境發生。在處理翻頁這個過程中,每個APP都有自身的特點,但是一個大家都通用的模式無外乎通過觸摸箭頭和基于手指的點擊操作。這兩種交互模式都是很有效的解決方案,但是基于手指點擊的操作對點擊這個動作比較靈敏,同時精確性要求更高。因此對于小孩來說,通過觸摸箭頭達到翻頁效果將更好一些。

  同時,屏幕底端部分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區域,因此要盡量避免產生誤操作。這款Old MacDonald應用就做的非常好,它把前後翻頁箭頭用不同顏色放在了屏幕的頂端,非常清晰。


在底端不要加可交互功能,容易讓孩子誤操作

  對于屏幕底部,我想說的是一定不能添加任何可交互功能,特別是操作目錄,這極易引起孩子誤操作。我們知道,屏幕底端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區域,小孩一不小心就會觸屏到該區域。而這種誤操作會中斷孩子的娛樂過程,讓體驗效果大打折扣。Mickey Mouse Puzzle Book這款APP是一個極好的例子。它將所有交互性功能全部放在屏幕的頂端。


  在操作目錄的設計上,PlayTales做得非常聰明。首先,它把所有的操作按鈕放置于屏幕的右上方。既防止了小孩的誤操作,也考慮到了大多數人擅長于右手操作的習慣。更重要的一點,它把這些操作按鈕設置成兩種觸摸方案。目錄圖標在常態下是一種半透明狀態,一次點擊則消除透明狀,兩次點擊則目錄全部顯現出來。盡管這樣的設計稍微復雜了一點,但是它幾乎防止了我們上面所說的誤操作的產生。


不要添加誤導孩子產生購買行為的按鈕,這會讓家長非常氣惱,細節決定成敗

  我們看看下面這個APP Talking Tom Cat,很多APP都有類似這種做法,但是這個APP是做得最糟糕的一個。如果在屏幕某些地方放置容易產生誤買的按鈕,這無異于給家庭放置了一枚炸彈。如果你想在你的APP中設計誘發式操作,那麼這個APP就已經意味著死亡。

  因此,為孩子設計APP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僅僅在于其質量、建立符合孩子的內容,更在于對這些APP流程與交互功能設計的困難,因為它要求設計者避免出現讓孩子產生困惑的設計,而所有的APP都要遵循一些基礎性東西。我希望,上面建議的4個原則能成為所有兒童APP開發者們遵循的理念。

新iPad運行iPhone應用 會自動轉換Retina級別

當蘋果發布第一代iPad時,專門為iPad優化的應用並沒有多少。蘋果提出的解決方法就是允許為iPhone設計的小屏幕應用在iPad上模擬運行。這些應用可以在iPad屏幕上運行,只是佔用的區域只有iPhone屏幕的大小。此外,這些應用可以在2倍模式下運行,使用一種名為像素倍增的技術填滿iPad整個屏幕。但是,在2倍模式下,應用的圖像和文字看起來非常不清楚,像素感比較強。
自第一代iPad面世以來,iPhone和iPod Touch都升級並配備了高分辨率Retina顯示屏。iPhone 4和iPhone 4S應用的分辨率達到了960x640,蘋果可以選擇在iPad運行這些應用時使用Retina,但蘋果並沒有這麼做,第一代iPad和iPad 繼續使用原始iPhone的480x320分辨率應用。事實上,有一款名為Retinapad的越獄應用可以在iPad上開啟應用的Retina級別的圖像。
上週五正式發售的全新iPad則出現了改變,會在2倍模式下運行Retina級別的圖像,這意味著iPhone應用在全新iPad下效果會更好。所有的界面元素都提升了一倍,看起來非常不錯。下圖就是iPhone版本的割繩子在iPad 2(左)和iPad 3(右)上不同的運行效果。雖然App Store中有專門為iPad優化的割繩子遊戲,但是使用iPhone版本的割繩子,我們發現iPad 3已經可以使用iPhone版本割繩子遊戲中的Retina級別圖像。
割繩子HD還沒有升級並支持iPad Retina顯示器,當然原生Retina iPad應用的效果在全新iPad表現下更好。與此同時,iPhone應用在全新iPad上的效果也會比之前版本的iPad更出色。(文/ MacX )

App Store年收入近24億美元 吸引大批開發者

10億次、50億次、100億次、250億次,蘋果App Store從2008年7月正式推出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數字神話,而這也成為了蘋果的成長秘籍。
  “雖然App Store對蘋果總收入的直接貢獻很小,但是沒有App Store, 蘋果的iOS係統終端的銷售量和利潤率一定會受到很大影響。”北京維旺明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VIVA)執行副總裁王洋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稱。

  大批開發者轉戰iOS

  “當iPhone出現以後,我們發現它可以帶來以前無法想像的優質體驗。于是2009年做出了一個戰略決策,停止支持symbain這樣的操作係統,雖然當時這個平臺上還有大量的用戶,而將所有的精力和資源都投入到蘋果iOS平臺和安卓平臺的開發。”王洋3月13日對《華夏時報》記者介紹該公司在蘋果App Store的開發歷程時稱。

  作為蘋果App Store成員之一的VIVA成立于2007年9月,是中國最有影響力和用戶最多的手機雜志數字發行服務平臺之一。

  VIVA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3月,VIVA擁有2400萬活躍用戶,其暢讀客戶端軟件支持各類手機操作係統,如iPhone、Android、Blackberry、MTK、Windows phone 7等,已覆蓋市場90%以上的主流智能機型。

  “目前VIVA暢讀的iOS平臺用戶數達到了303萬,其中iPhone249萬,iPad54萬。”王洋介紹,VIVA于2010年2月正式進入蘋果App Store。“進入App Store之後,應用的創意、用戶體驗以及開發速度才是核心競爭力。因為iOS較安卓平臺的體驗要更好一些,競爭也更激烈。所以,我們的產品總是先在iOS平臺上進行定義,之後再移植到其它平臺。”

  王洋同時介紹,VIVA暢讀的應用在App Store是免費的,因此不會有直接營收的提升,但是由于用戶量增大帶來廣告收益,綜合分析和蘋果合作後,“我們的營收大約增長了15%”。

  年收入近24億美元

  3月3日,蘋果官方網站統計數據顯示,該公司App Store的應用下載次數突破250億次。

  2007年,蘋果公司正式發布iPhone,2008年3月,為第三方開發人員提供了一個工具包,為iPhone開發App。2008年7月App Store正式推出時,出現800款App。

  隨後蘋果App Store下載量高速增長,推出9個月後達到10億次,2010年6月達到50億次,2011年1月達到了100億次,2011年10月,App Store應用商店的下載次數超過180億次。如今又突破250億次大關,業內預計照此速度增加,今年年底蘋果App Store下載量就有望突破500億次。

  “這些應用讓iPhone及iPad用戶獲得優質的體驗,讓終端的價值極度放大。這一切又成為了用戶購買蘋果產品的一個重要理由。”王洋分析稱,“雖然App Store對蘋果總收入的直接貢獻很小,但是沒有App Store, 蘋果的iOS係統終端的銷售量和利潤率一定會受到很大影響。”

  調研機構AdMob 2009年時就研究認為,蘋果從App Store中每月平均收益近2億美元,年收入近24億美元。其中每位iPhone用戶從蘋果App Store在線商店平均每月下載10.2個應用程序,iPod Touch用戶平均每人每月下載的則更多,達到18.4個。而當時蘋果iPad還沒有推出,這一塊用戶收入還沒有統計在內。

  英國《金融時報》有消息稱,如今有24.8萬名開發員為蘋果售出的3.15億部iPhone、iPod Touch和iPad創建了55萬款App(應用)。迄今蘋果公司已向開發者支付了40億美元。根據2月Technet發布的一項研究,過去4年,整個App經濟在美國創造了46.6萬個就業崗位。

  《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一些新的創業者也將目光放在了蘋果App Store上。

  “作為一個擁有龐大用戶基數的封閉係統,開發者可以集中精力在應用開發上,而不是機型試配上,但是App Store到現在已經積累了非常龐大的應用數量,競爭可以想像。”總結VIVA在蘋果的開發體會,王洋分析稱,“App Store在應用發現上還是有很多不足,另外像惡意評論、垃圾廣告和刷排名這些問題也在影響著這個平臺的平衡。”

成本巨大 多數網站不考慮升級配合新iPad高解析度

App、小遊戲、電子書也許在高畫質的新 iPad 上看起來很棒,但是瀏覽網站可就不保證有同樣的效果囉。
利用新 iPad 上網,往往可以看到清晰明確的文字,但是配圖卻不是那麼清楚,這是因為多數的網站開發商都還在考慮是否要將網站升級,為新 iPad 提供更高解析度的圖像和影片,因為這牽涉到需要更多頻寬和儲存成本,而且編輯作業必須要持續追蹤各種不同尺寸大小的圖片,並將這些圖片發送至正確的螢幕。

新 iPad 只是眾多電腦、智慧手機、平板電腦中的一種裝置,若僅僅只是為了新 iPad 而升級,成本可是非常巨大的,特別是那些管理大量圖片的大型網路公司。
《Gadgets》報導,數位網站設計公司 Springbox 同時經營網站也推出 App,現在為了適應新 iPad 的高解析度升級了 App,但是卻沒有同步升級網站,其技術總監 Tom Hudson 表示,除非 iPad 市占達到 20%,否則他們不會考慮為了新 iPad 升級網站。

>除了升級的費用外,另一障礙則是網站需要時間下載。
Hudson 指出,即使他們升級網站在新 iPad 上的解析綠,但是他們的網站連結卻依然是一樣的,也就是若網站為新 iPad 升級那麼就會需要更多的時間下載,這對許多公司來說並不理想。

但這對 App 來說並不是問題,因為使用 App 可以讓圖片局部儲存以減少下載時間。
另一設計公司藍泉媒體 (Blue Fountain Media) 也表示,他們多數的客戶也都不打算升級網站配合新 iPad,其 CEO Gabriel Shaoolian 表示,多數的客戶都認為這樣做不值得。

當然,這並不代表所有的網站都不會為了新 iPad 升級,有些主打美麗圖片和影像的網站,為了在新 iPad 上能夠完美呈現就會選擇承擔這額外的費用,利用大量圖片的美容網站就是一例。

Shaoolian 指出,無論如何更重要的是,新 iPad 已經重新定義了網站的設計標準,他表示他們有許多客戶現在都要求網站設計要緊貼 iPad 螢幕的大小寬度。

Shaoolian 認為,也許兩三年之後,iPad 螢幕將會成為高解析度影像的新標準,且將會有多網站跟進升級。
Shaoolian 形容,新 iPad 的出現就像是 HDTV 出現一般,DVD 的畫質忽然之間看起來就沒有那麼優了,他認為,我們現在剛剛跨進一個新領域,有許多公司反應還有些遲緩,未能立即採取行動。

【免費 app】數位漫畫集「Taiwan Comix」

由十餘位台灣漫畫家貢獻心力和作品,集結成冊陸續出刊的漫畫集「Taiwan Comix」(簡稱 TX,是書名也是團體名稱),彙總了從 1980 年代至今出道的資深與新銳漫畫家作品,呈現出台灣漫畫所獨有的爆發力和想像力。

由 TX 與潑墨書房合作出刊的數位漫畫集,在 iPad 上以不同於紙本的表現媒材與閱讀形式,由 TX2 單一數位版率先上架,並預定陸續將已出版紙本的 TX3、TX4 推出 ; 日後並將以更符合數位版需求、出刊頻率更高的形式,出版 TX5 之後的作品、以及個別漫畫家的作品集。

TX 在過去幾屆的法國安古蘭漫畫節已經大放異彩,展現了不同於國外作品的全新趣味與面貌。現在,您也可以在 iPad 上閱覽他們的作品 ; 在這個全新的數位舞台上,不僅回味名家風格,也一窺台灣新銳創作者的無窮活力

App/質感音樂遊戲 風光登上國際舞台

【Appshot智慧好程式╱文‧整理報導╱鄭亦婷(Via Cheng)╱圖片來源╱雷亞遊戲】
音樂遊戲《Cytus》今年一月發行,短短不到24小時即獲得全球熱烈回饋響應,在台灣、美國、日本、韓國、泰國、大陸、港澳地區都締造了佳績。內容完全由台灣遊戲廠商「Rayark」一手包辦開發,美術與音樂皆是原創,可說是音樂節奏遊戲App界的台灣之光,來看看這個遊戲究竟是怎麼作到國際級水準的。★App好好玩
《Cytus》是音樂節奏遊戲的App,遊戲方式簡單直覺,容易上手,隨著歌曲旋律畫面上出現節奏拍點,玩家跟隨動態掃描線上下移動,抓準時機點擊拍點,不像其他節奏遊戲只能在特定範圍內點擊,《Cytus》不受限地將點擊範圍擴大到整個裝置螢幕,讓玩家有更多發揮空間。


視覺設計異常細膩、充滿質感,以黑暗色系的迷幻風格高格調呈現,同時網羅多位知名國內外樂師參與音樂製作,包括音樂遊戲的樂師Tsukasa,BMS同人編曲師Naotyu-、樂師Sta等人,動聽的歌曲、令人驚豔的視覺效果,都是造就高質感遊戲的關鍵。
★App透視鏡
這個節奏遊戲有著像是科幻電影一般的故事背景,在遙遠的未來,世上只剩下機器人,他們是最後一批人類的精神載體,人類透過科技將記憶轉移到不死的軀殼中,然而新的記憶將逐漸排擠掉舊的記憶,所有的情感都將流逝,於是他們來到音樂製成的記憶庫存空間《Cytus》,透過音樂與情感的相連與體驗,好相信自己還擁有靈魂。


這故事是不是讓你腦中充滿了畫面呢?這是雷亞遊戲成立以來的第一款代表作品,核心人員在生產此app之前也有製作音樂遊戲的經驗,憑藉著原有音樂遊戲設計的技術知識,與相關音樂圈人脈,生產了這款遊戲。
音樂遊戲最必備的是要有動聽的音樂,《Cytus》與十幾位專業作曲家合作,收錄了台灣、香港、日本等創作家的原生音樂,目前有十七首歌曲,之後也會持續進行更新,近期將在四月的更新版本中推出新歌曲,使歌曲多達二十多首,內部規劃為每一到兩個月更新歌曲,持續豢養玩家對新鮮感的需求。
每首歌都搭配了不同的視覺圖片,被開發商認為是最主要賣點的視覺設計,主要以深色系、充滿時尚科技感的細緻線條呈現,開發團隊戲稱此風格為「遺照風」(笑)。產品製作人小揚表示,他們在美術效果上做了非常多琢磨,花了許多時間作調整,確實使這些高質感畫面在搭配音效後充滿了震撼力。
敏捷開發_注重檢視與調整
從公司成立到產品發佈的時間相當短,產品製作人小揚表示,從企劃到發想由各方人員聚集討論,而他們採取敏捷開發的專案形式,以反覆、漸進式的Scrum框架,著重於檢視與調整,邊開發邊修改企劃,設有階段性任務,盡量讓分頭的作業能同步進行,例如,相較於程式製作,美術製圖會花更多的時間,因此程式先找其他圖來代替以研發功能為優先,因而他們能在短時間之內開發出《Cytus》如此完整的遊戲。


此款遊戲美術花了相當多時間琢磨視覺,相較之下程式的製作時間短,卻也花了相當多精力在測試修改上,像是App使用HD高清解析度,而在記憶體受侷限的舊設備(如3GS、iPad一代)會有效能問題,另外,《Cytus》在iPad與iPhone上雖為同一版本,但遊戲畫面的呈現比例有所差異需多加構思與調整,還有預計下個月上架的Android版本需考量的設備相容情形,這些都使程式人員耗盡心思。


在軟體推出後,也有作更新調整,像是一開始有限定螢幕的轉向,當初考量到耳機孔的位置在操作上可能影響使用流暢度,因此皆設定為向右轉,反而許多用戶反應他們習慣拿橫向時是往左轉,因此後來更新為玩家可事先依自己的偏好設定轉向。之後也會斟酌是否新增可選擇的效果音,然而目前仍以增加歌曲為優先事項。


奪得好成績的App開發密技
《Cytus》這樣一上架就有如此佳評如潮的好成績,製作人認為在App的遊戲市場上要能引人入勝有什麼要領呢?
小揚表示,其實剛開始也未預期能大賣,聽了周遭許多被淹沒在App浪潮之中的失敗例子,已做了最壞的打算。但他們還是有備而來,發動計畫之前先做了市場調查,音樂遊戲屬於利基市場,他們事先設定好目標市場,找了相當多的重度玩家做調查,並且發現到普遍音樂遊戲的畫面精緻度都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所以他們打算著重於視覺設計,希望將畫面做到玩家心目中所期望的質感。因此,必須要先確認目標族群,檢視團隊在產品製作上能突出哪些特色,好吸引到這些族群,才是可行之道。
開發商也透漏,《Cytus》之後的更新會拉進故事性,不同階段都會有故事引導,讓玩家更融入遊戲之中。而雷亞遊戲除了這款時尚感十足的節奏遊戲,也會另外推出可愛的養成類遊戲,相當期待雷亞的再一力作。


CytusiTunes官方連結

更多隨身Apps資訊:前往Appshot智慧好程式iTunes官方連結
更多iPhone Apps訊息與評論解析前往Appshot智慧好程式


全文網址: App/質感音樂遊戲 風光登上國際舞台 | 軟體教室 | 軟體學園 | udn數位資訊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ART_ID=379834#ixzz1qsIAofvZ
Power By udn.com

Apple App Store禁止訪問UDID的應用上架

新浪科技訊 香港時間3月26日消息,隨著美國國會對隱私問題審查的深入, Apple 從本週開始已拒絕試圖訪問iPhone和iPad唯一設備標識符(以下簡稱“UDID”)的iOS應用程式上架。
  美國科技博客TechCrunch稱,對於這些觸犯用戶隱私的應用, Apple 已開始拒絕其上架請求,最終將徹底阻止這些應用對用戶UDID的訪問。
  UDID由40個字符的字母和數字組成,流動網絡可利用這組數字來識別流動設備,如iPhone和iPad。UDID對每台設備而言都是唯一的,從而成為了廣告公司、市場分析機構和APP測試系統跟蹤用戶行為的實用工具。
   Apple 早在去年8月就曾警告軟件開發人員,稱有可能在iOS 5中禁止訪問設備的UDID。業內人士稱, Apple 此舉可能是迫於美國國會和公眾的壓力。本週早些時候,美國兩名國會議員致信 Apple 和33家應用開發商,要求對收集用戶信息的行為進行解釋。
  應用營銷和商業化平台PlayHaven公司CEO安迪‧楊(Andy Yang)稱,在過去的一週內,許多開發人員發現自己的應用申請被 Apple 拒絕。有消息稱, Apple 已經部署兩個審查小組,專門負責拒絕訪問UDID的應用。在未來數週內,將有全部10個小組來跟蹤相關事宜。
  安迪‧楊稱:“毫無疑問, Apple 已經動手了。在未來的一兩月內,所有的廣告網絡以及內置了廣告的應用都將遭受衝擊。對此,每個人都在考慮替代方案。”
  目前,那些利用UDID進行廣告定位的廣告公司尚未找到替代方案,儘管一些公司已開始改用MAC地址和OpenUDID。
  加拿大應用開發商Fluik CEO維克多‧魯巴(Victor Rubba)稱:“每個人都在尋找替代方案,我們也是如此,而且已經找到了一種替代方案。”
  去年4月,iPhone和iPad被曝跟蹤用戶地理位置信息。當時有兩名程式師阿拉斯代爾‧艾倫(Alasdair Allan)和皮特‧沃頓(Pete Warden)發現, Apple 秘密跟蹤iPhone 4和3G版iPad用戶的位置信息,並帶有時間戳。該行為完全是在後台進行的,因此用戶毫不知情,可能是 Apple 迄今為止最嚴重的隱私侵犯行為。
   Apple 隨後在一份聲明中稱:“ Apple 並未跟蹤iPhone用戶的地理位置, Apple 從來沒有這樣做過,將來也不會這樣做。”但為了打消用戶顧慮, Apple 當時表示將發佈一款新的軟件更新,可以減小存儲在iPhone上的無線熱點地理位置信息數據庫的體積,並停止備份這些信息。(李明)

熱門遊戲裡的經濟道理

戴上酷酷的太空眼鏡,十分帥氣又十分“憤怒”的小鳥們飛向了外太空!就在上周,“憤怒的小鳥太空版”正式由遊戲開發商Rovio公司推出上線,這讓無數掌上遊戲迷們欣喜若狂,但同時苹果APP上售價高達40元的iPad版本也令眾多平板粉絲望而卻步。
  當信息高速公路從傳統的桌面電腦轉移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之後,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也由此誕生,那就是由移動互聯網帶來的隨時隨地的網上沖浪與娛樂遊戲。憤怒的小鳥、水果忍者、捕魚達人……這些已經推出几年的遊戲依然熱得發燙,擁躉遍布全球。
  然而,除了在遊戲過程之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快感之外,這種以簡單制勝的遊戲還能給玩家帶來什么呢?近日網上有這樣一個帖子,說的是在遊戲中妳還能發現生活中的經濟哲理。
  憤怒的小鳥告訴我們,“有時候沉下身心,是為了飛得更高”!回想遊戲,每一次憤怒的小鳥要向那些偷了他們鳥蛋的豬們去復仇的時候,總要借助彈弓的力量,彈弓被拉得越低,他們飛的越高,越遠,離目標也就越近。想想現實,哪個偉大的公司和人物在成功之前不是苦心經營,潛心修煉?那些一上來就高調宣布要如何改變世界的企業,往往曝光死。
  水果忍者告訴我們,“炸彈往往與水果同時出現,說明任何機遇裡面都存在風險”!回想遊戲,每當妳用靈活的手指在若干西瓜、桃子、香蕉等水果上滿足妳天生的破壞欲而得意忘形之時,那些能放出白光瞬間將整個屏幕秒殺的炸彈也會時常光顧,一不小心,前功盡棄。而現實中,此類悲劇也並不罕見,響當當的三鹿奶粉因三聚氰胺而一夜夢碎的案例,想必大多數人還記憶猶新。
  捕魚達人告訴我們,“要想抓得到大魚,不僅需要大網,還需要失敗後的堅持”。回想遊戲,游蕩在妳身邊的小魚雖然好抓,但分數較低,費了半天力氣恐怕到最後還是要賠錢。要想真正過關,還需要高成本投入撒大網,並堅定地瞄准那些高分值的大鯊魚。反觀現實,這不正是我們中國經濟面臨的窘境么?鍋碗瓢盆等低端製造與低附加值的代工生產每況愈下,九死一生,而美國苹果公司賣一台智能手機利潤相當於我們山寨品牌几十台,更不要提一架波音飛機能換我們上億件襯衣。
  生活中並不缺乏有趣的經濟現象,而是缺乏發現的眼睛。看來,哪怕是打發時間的遊戲,依然可以帶領我們探索經濟世界的復雜與簡單,人生可以遊戲,但切莫遊戲人生。
  孫春祥

商家巧用iPad 逛街購物科技化

美國年輕人萬事不離網路搜索和社交媒體,消費購物時也倚重科技產品,他們通過iPad和智慧手機跟蹤時尚潮流、促銷活動、閱讀其他消費者的評價反饋,對商店售貨員提供的服務需求降低。因應這股潮流,多數商家推出購物應用程式,在店內加裝iPad、平板電腦等視訊科技設施,方便善用現代科技的顧客逛街購物。
高檔百貨更新設施
紐約時報報導,亞利桑那鳳凰城26歲的Nadia Karim去商店購物前都提早做好「功課」,將購物清單、商場以及競爭對手的網址存入手機。最近她在Nordstrom購物,試穿一雙Sam Edelman平底鞋後,她拿出手機查看同樣款式的鞋子在梅西百貨(Macy's)的售價。在英特爾公司擔任分析師的Karim說:「我喜歡血拼,我對商品品牌的知識可能比售貨員還多。」
Bobbi Brown化妝品店減少化妝師顧問,而由觸屏螢幕向顧客展示如何化妝濃煙薰眼影。邁阿密Lebron James鞋店安裝50部iPad,介紹店內各種鞋子。梅西百貨正在測試在化妝品櫃檯安裝平板電腦,顧客可自行查詢產品介紹、顧客評價以及各類貼士。C. Wonder則在試衣間安裝觸屏,顧客可以自行選擇背景音樂和光線。Clinique化妝品市場推廣總經理Ricardo Quintero表示:「多數年輕顧客認為售貨員導購是浪費時間,售貨員只想推銷產品,而顧客通過電腦科技自行選購,感覺較輕鬆。」
Nordstrom於去年秋季推出購物應用程式(App),方便顧客網購,但不少到實體店購物的顧客也使用應用程式導購,不願售貨員服務。Nordstrom總裁Erik Nordstrom說:「由於科技推動,顧客對服務需求發生變化,許多消費者希望能在實體店感覺、觸摸和試用商品,但也希望找到網上相關商品的評價。」Nordstrom幾乎所有百貨店都安裝無線網路(Wi-Fi),方便顧客上網,Nordstrom目前正在幾家店面測試安裝iPad和電腦。
自助式服務正流行
配合年輕顧客的需求,各行各業都在推廣「自助式服務」(self-service)。俄亥俄州克里夫蘭的速貸球館(Quicken Loans Arena)為客人提供iPad,自行點選食物;Aloft Hotels則在大廳安裝平板電腦,代替門衛。捷豹路虎(Jaguar Land Rover)北美總裁Andy Goss表示,2000年消費者平均到汽車經銷商7.5次才會買車,但2010年已降至1.3次,因為網上汽車資訊充足,顧客無需在汽車經銷行耗時間。
對於生產商而言,透過科技手段向顧客「直銷」是必要手段,為零售商提供科技服務的iPad Enclosures執行長Scott Paul指出,包括三星在內的生產商正考慮在百思買(Best Buy)加裝電腦,顧客可以直接通過視訊與三星銷售和技術人員交流,而不必擔憂百思買銷售人員「誤導」。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商家巧用iPad 逛街購物科技化

蘋果App刷票大軍

蘋果應用程序排名引出專業刷票公司:下載量一萬單價8角,刷好評每個2元。當蘋果公司(AAPLE.NASDAQ)CEO蒂姆·庫克(TimCook)26日潛伏蘋果北京西單大悅城直營店時,他應該“窺視”一下中國用戶的iPhone4S屏幕上會有哪幾款常用遊戲。因為,主觀感受有時比客觀數據更真切。
觸控科技CEO陳昊芝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此前一天,該公司參與開發的一款App(應用程序)一度沖到了蘋果iPad的AppStore(應用商店)的第一名。而明星App《捕魚達人》卻從之前的30名急墜到69名。
這一切都緣於蘋果對於AppStore排名算法的調整。根據業界的分析,此前一款App的排名計算權重中,下載量是大頭,這也帶動了一條由此而生的灰色產業鏈——代客刷榜。
神秘如蘋果,從未透露過App排名的算法,但業界分析,此次調整將增加用戶激活率和對於App使用頻率等考量因素。
昨天,本報記者搜索發現,一度招搖過市的諸多刷榜機構均已暫停此類業務。
蘋果應用商店的生態治理沒有“休眠”的時間。由於卷入版權和隱私泄露等方面的爭議,蘋果在中美兩大市場面臨著一系列難題。
刷票套餐
蘋果對於AppStore排名算法的調整,讓陳昊芝經歷了一場大起大落。
上周日,觸控科技參與開發的一款App《中國古典家具》在限免后僅用了20個小時,就沖到了蘋果iPad的AppStore的第一名。《捕魚達人》卻名落孫山。
“(調整算法)總體來講是好事,這說明蘋果還是在鼓勵創意遊戲。”陳昊芝對本報記者說,《中國古典家具》這類應用不屬於高下載量應用,按照此前數萬下載量才能推上榜單前列的業態規則,《中國古典家具》并不能金榜題名。
長期關注App應用的觀察人士稱,蘋果的這場調整已經從本月開始。
據一名業內人士介紹,從3月初開始,刷榜行為開始受到“真空期”的限制,AppStore中國區免費應用排行榜一般每天下午3點整進入“鎖榜”,傍晚6點左右恢復排名更新。在“真空期”內的刷榜行為,無法馬上見效,但會在傍晚6點排名更新后見到效果。而到了3月中旬,“真空期”變得越來越長,逐步增加到至少5個小時。
其稱,從3月23日晚上8點開始,刷榜行為已經在中國區開始失效,TOP50排名的均是那些有口碑沉淀,或在做推廣、有真實激活量的App。
“裸泳者”開始浮出水面。有第三方機構發布的23日~25日的監測數據稱,從上周五至周日,AppStore中國區免費榜TOP300中跌幅超過100位的App達24個,有36個App跌出TOP300榜單,30個跌出TOP100榜單。
和這些App開發者一樣沮喪的還有刷榜機構。
據此前眾多開發者的分析,之前對蘋果AppStore排行起決定作用的是下載量。
刷榜則類似於微博僵尸粉交易,海量“用戶”的“踴躍下載”可以迅速捧紅一款App,其背后的開發者則可以享受到熱銷的業績。
通常,這類刷榜團隊規模并不大,但手上會有上萬個蘋果用戶名,他們雇用數量龐大的網絡水軍每天更換不同的用戶賬號反復下載同一款App。
目前的App刷榜團隊大多從傳統的刷流量、網絡水軍等領域衍生而來,除了幫助刷下載量及排行榜名次外,還提供好評、競爭對手差評等服務。
本報記者此前在與一家自詡為“全球規模最大iOS刷量服務商”的接觸中發現,其刷量套餐為:下載量達1萬的單價0.8元、2萬的0.73元、3萬的0.68元;下載量3萬以上可長期合作;而刷好評、差評等行情為每個評論2元。
艾媒咨詢董事長兼CEO張毅曾向本報透露,國內有一定規模的專職App刷票公司(團隊)不少於300家;一些規模較大App公司,年收入都在百萬元以上。
App的煩惱
選擇刷量的應用程序開發企業多數都是中等以上規模,原因大致分為兩類:一是因為目前iOS平臺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而傳統推廣方式起不到好效果;另一類則本身就具有投機性質,希望短期內沖到一定量級,然后以此“講故事”吸引風險投資。
眼下,刷票生意鏈似乎被切斷了。
一家此前聲稱曾幫助100多個客戶進入免費總榜TOP100內的刷榜企業人員告訴本報記者,目前App刷榜業務已經全面暫停,新的提升方案正在研究和開發中。
該人士“友情提示”稱:“目前任何中國地區刷榜行為都是欺騙行為,千萬不要上當,否則可能會受到蘋果下架的懲罰。”
上月,蘋果官方向App開發者發出警告:當開發者推廣自己的應用時,不應使用宣傳或保證其獲得AppStore頂級排名的服務。即使開發者并未親自參與操縱AppStore排名或用戶評論的行為,雇用這類服務仍有可能導致其失去蘋果開發者項目的會員資格。
陳昊芝認為,一款App如果很長時間在AppStore都排在前十,對用戶而言是不公平的,這也不利於創意氛圍的培育。
仍有不少開發者擔心,盡管目前因為排名算法調整,刷榜公司暫停服務,但尚難判斷這一局面能維持多久。
事實上,目前已經有一些刷榜團隊在尋覓新的旁門左道。
對於已經擁有55萬應用,超250億次用戶下載量的蘋果應用商店而言,確實是時候凈化一下空氣了。
眼下,蘋果的競爭對手微軟與諾基亞正聯手在移動應用上展開大動作。近日,二者聯手向芬蘭阿爾托大學新AppCampus發展計劃於未來三年投資2400萬美元,以重振芬蘭移動市場。該計劃旨在為微軟WindowsPhone移動平臺、諾基亞Symbian及Series40移動操作平臺開發出全新、創新的移動應用程序。
風靡全球的App遊戲《憤怒的小鳥》已經推出了升級版,但拒絕與WindowsPhone兼容。
對於蘋果來說,目前其App的運營就像一只被扔向石頭堆的小鳥,不知道前方阻力有多大。
上周,美國國會兩名眾議員呼吁對AppStore展開一場調查,直指后者泄露用戶隱私。
而在此前不久,22位中國知名作家向蘋果公司集體維權。國家版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蘋果應用商店確實存在盜版侵權嫌疑,但尚需相關部門確認后才能作出最終判斷。
一名蘋果圖書程序設計者說,靠上傳盜版出版物牟利是圈子里公開的秘密。蘋果公司與應用程序開發者的合作模式是根據下載量的收入進行三七分成,蘋果拿三成,開發者得七成。(第一財經日報)
(鄭文良 編輯)

Flipboard Zaker 網易閱讀三大閱讀APP比拼

喬布斯推出iPad后,傳統媒體界受到的震撼一點也不比IT界小,因為媒體大佬們意識到,在電子設備上實現紙質媒體精美排版、高清圖片的途徑終於到來。但是,在傳統媒體大舉進軍iPad的同時,一個美麗的程序也同樣實現了“雜志般的閱讀”,這就是號稱“由設計師而非程序員主導的應用”,Flipboard。諸多應用開發者看到閱讀應用的巨大潛力,在Flipboard之后,又有Zaker、網易等開發者先后推出了自己的閱讀應用。現在,我們就來比較一下這三款最流行的閱讀應用。
Flipboard 精美如雜志
在橫掃iPad閱讀界后,Flipboard近日同時推出了iPad中文版和iPhone版。Flipboard的靈感源於雜志的精致布局設計,讓用戶把感興趣的新聞、照片以及社交網絡上的新鮮事聚合在一起,享受與傳統媒體一樣精美的閱讀體驗。
進入Flipboard后,首先呈現在屏幕上的是一張高清圖片,來自於用戶此前定制的社交網絡內容。進入后,可以發現,Flipboard中文版的各類內容源中,新浪微博和人人網等中國特色的社交網絡已經可以由用戶定制。而在國際版中,Flipboard同樣也可以支持新浪微博,為中國以外的用戶提供同樣的社交體驗。
此外,中文版還為中文讀者量身定做了閱讀目錄,集合了各式刊物的精彩文章、照片和動態更新,例如《VOGUE》、《時尚先生》和《時尚伊人》,還有一些動態內容來自於優酷和豆瓣,以及歷史悠久的博客閱讀器谷歌閱讀,iPhone上最流行的圖片分享應用Instagram。
新版Flipboard還增加了封面故事這一功能,更加向傳統媒體靠攏。這一功能將聚合當日社交網絡上最精彩的內容和圖片進行呈現。如果用戶在Flipboard中登錄社交網絡后,例如新浪微博,摯友的動態更新和照片都會顯示在封面故事上。同時封面故事會根據用戶Flipboard的各式內容,為用戶推薦精彩的文章。如果用戶在Flipboard上添加了設計、科技或旅遊的頻道,在這幾個頻道內被轉發分享最多的內容將會出現在封面故事中。
在整個閱讀體驗中,Flipboard是三者之中最接近傳統雜志質感的,有非常逼真的翻頁效果,程序自動根據內容排版而成的版面也精致得讓人贊嘆。此外,利用外部程序接口,Flipboard可以把一些精彩內容保存在Instapaper或 Read It Later等網站上,待有時間后詳細閱讀。
如果用戶對一些特定話題感興趣,可以在搜索欄中鍵入該話題,程序會自動將博客、微博、指定新聞源中與該關鍵詞有關的內容聚合為雜志形態,供用戶閱讀。
Zaker 可離線閱讀
Zaker是在Flipboard大行其道之后,由國內公司推出的中文閱讀應用。早期Zaker存在排版不夠精致、偶爾出現閃退等不足。但在最新版的Zaker中,這些弱點都得到了克服。
啟動Zaker后,是與Flipboard相似的封面圖片界面。但進入之后會發現,Zaker的定制界面與windows Phone的方格界面更為相似,在配色上也與WP的大色塊、純色調風格雷同。
在定制新聞源方面,Zaker并不像Flipboard那樣與新浪緊密合作,反而會開放癮科技中文版、36氪等較有個性的社會化媒體源,除了新浪微博外,它還支持騰訊微博的內容讀取。此外,對於谷歌閱讀器的博客內容和Instagram的圖片內容,Zaker同樣支持讀取。
除了網絡新聞源,Flipboard和Zaker都支持從一些已經上網的傳統媒體中讀取內容,例如《南方周末》、《華爾街日報》中文版等。不過,在新聞源選取的界面方面,Zaker仍然比Flipboard略顯遜色,它只能將一些新聞源的名稱直接顯示在選擇界面上,并且每個類別需要點擊進入后才能看到子內容;而Flipboard則會在分欄后顯示每個新聞源的彩色LOGO,在同一個界面上直接呈現分類、內容,更為直觀。
不過在內容版式上,Zaker做得倒是更接近中文媒體的習慣,在每個內容頁面上,均會有一個標志的頁眉,來體現出這一頁所屬的內容分類,例如“娛樂八卦”“科技”等內容。頁眉還會根據內容帶有不同的底色,例如財經等嚴肅內容就是藍底色,娛樂內容則采用粉色系底色。
Zaker最適合中國用戶的一個獨門秘技是“離線閱讀”功能。用戶在家里、辦公室等具有WIFI的環境下,可以針對某些對自己比較重要的頻道和內容類別進行后臺下載,只需要在設置中打開開關即可。在出門到公司的路途中,即使沒有網絡信號,一些重要內容也可以在iPad上直接閱讀,解決了中國網絡環境覆蓋不佳的現實問題。
網易閱讀強大內容源
在這三款閱讀應用中,網易閱讀是一款由門戶網站推出的“親兒子”,在內容來源上天生即占有一定優勢。啟動其內容源定制界面后,各個頻道均有網易門戶的內容提供,包括網易深受歡迎的公開課項目等。
在內容分類上,也可以看出網易門戶所積累下來的強大編輯能力。例如,網易閱讀是三款應用中唯一一款提供“本地新聞”選項的應用,用戶可以根據自己所在省份和城市,選讀自己最為關心的身邊的新聞。這種做法,也與媒體界“本地新聞為王”的慣例相符。
在定制界面和閱讀體驗上,網易閱讀與業內先進水平看齊,采用與Flipboard相似的分欄定制和左右翻動閱讀體驗;由於網頁新聞本身會帶有大量圖片,因此網易閱讀在自動生成版面方面,閱讀體驗比Flipboard和Zaker都要統一一些。
不過有利就有弊,在重視傳統內容建設的同時,網易閱讀也是三款應用中支持社交閱讀源最少的一款。它不但不支持Instagram等圖片應用,也不能使用Google閱讀器閱讀大量博客內容。希望在以后的版本中,這一點能得到改進。
要在三個應用之間選擇一款出來其實并不容易,通常來說,較為重視傳統新聞閱讀的用戶,可以優先選擇網易閱讀;喜歡刷微博的用戶,則可以選擇與新浪微博緊密結合的Flipboard,雖然微博中的很多圖片在Flipboard中顯示的時候質量堪憂。而對於頻繁出門、手中的iPad又僅僅具有WIFI功能的用戶來說,具有離線閱讀功能的Zaker則是最實用的選擇。(本文來源:新京報作者:陽淼)

iPad看片多3.5小時

美國最近研究發現,使用免費APP(手機應用程式)快速消耗智慧型手機電力。中央研究院資訊科技研究團隊研發完成「雲端省電服務系統」,預定今年底與電信業者合作,以這套系統在HTC智慧型手機與iPad觀賞YouTube影片,可節省一到四成電力。
 中研院資訊科技創新中心助研究員修丕承指出,國內電信業者在伺服器裝置這套系統軟體後,使用者下載APP,可讓iPad連續觀看線上電影從六小時又六分鐘延長到九小時三十八分鐘,增加三個半小時;以HTC觀看則可延長四十二分鐘。

 修丕承強調,APP和YouTube越來越普及,如何解決智慧型手機或iPad等行動裝置電量消耗問題,成為電信業者和使用者最關心的話題。研究團隊逐一量測智慧型手機和iPad各項元件耗電量,發現背光面板(光源來自螢幕後方)最耗電,iPad和HTC各有六十%、三十到四十%手機電池電力耗費在背光面板。

 研究團隊針對背光面板高耗電率,研發出動態調整背光軟體的雲端省電服務系統,能自動計算出每個畫面的最佳背光等級,把面板調整到最佳亮度,又不影響畫質,並對不同影片自動設定調整亮度間隔,達到省電的目的。

 電信業者伺服器安裝這套軟體後,系統自動分析調整影片最佳亮度,再傳送到已下載這項APP的智慧型手機,使用者就可以看得更過癮。

昱泉搶攻兒童APP市場

為迎接即將到來的兒童節,國內知名遊戲與數位學習研發公司昱泉國際(6169),今(29)日領先以APP遊戲結合自家「阿毛」與「遊戲學堂」產品,推出全台首創專為小朋友打造的「iMao APP魔法樂園」,搶攻全球兒童APP市場。
iMao首波為小學生推出中英雙語介面的數學與邏輯遊戲,搶攻全球兒童APP市場外,更創下8款APP同步豪氣上市的創舉,今、明兩日將分為兩波段與小朋友正式見面。
昱泉國際指出,本次推出的iMao以遊戲數學為主軸,搭配iPad及iPhone這個讓孩子能自在探索與開心玩樂的學習科技,將孩子歡喜做的事與家長關心的數學與邏輯能力連接在一起,將帶領家有小學生的爸爸媽媽與孩子進入這專為兒童打造的iMao APP魔法樂園。
昱泉國際董事長曹約文表示,希望未來10年內,我們能把這種喜歡學習的善良種子,種植在每個孩子的心中,讓孩子們找到自己的志趣;這是iMao最重要的品牌精神,也是當年推動「遊戲學堂」全台第一個最大的虛擬小學的初衷。我們希望提供孩子們一個快樂的學習環境,並且讓父母知道孩子們的學習、競爭和成長的狀況。
曹約文表示,這幾年企業對於教育產品因難有獲利,多數不願投入兒童APP數位學習之領域,但昱泉將教育事業當做是使命感在經營,透過iMao APP魔法在孩子的心中種下一顆祝福的種子,支持並陪伴孩子快樂學習;同時重新宣示昱泉將帶著過去以獎寫歷史的阿毛幼教產品重新出發,以雲端運算與行動學習平台完美結合的模式,創造全台首創獨一無二親子專屬的「iMao APP魔法樂園」。
昱泉國際解釋,運用iMao APP能讓小朋友手腦並用來進行互動學習,遊戲內建單人模式,也有雙人學習模式適合親子互動,除了充分利用零碎時間進行數學學習所需要的策略思考、邏輯分類、數字、貨幣計算等等,更希望搭起親子互動的橋梁,內建家長功能與學習信箱,讓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輕鬆陪伴「S世代」(Screen Generation),讓家長與小朋友一同快樂學習。


全文網址: 昱泉搶攻兒童APP市場 | 財經 | 即時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6/6994015.shtml#ixzz1qsDh4GqT
Power By udn.com

以房養老制度 今年底試辦

內政部統計,民國100年底,我國老年人口已超過252萬8249人,占總人口10.89%。內政部長李鴻源今(2)日在立法院表示,「以房養老」的不動產向抵押貸款制度,初期規劃以公益型態,由政府出資,並於台北市、新北市、高雄市等地試辦,預計今年年底可正式試辦。
經建會人口推計,民國106年,台灣社會的老年人口將超過14%,成為高齡社會(Aged Society);民國114年,老年人口比率將再超過20%,成為超高齡社會(Super Aged Society),推估民國149年時,老年人口將達784萬3000人,占總人口比率41.6%。
李鴻源指出,在推動「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制度」的部份,內政部初期規劃先以試辦模式採公益型態,由政府出資;試辦對象為65歲以上單身國民擁有不動產,無繼承人,且因不動產價值超出社會救助規定,導致未能符合社會救助者。
李鴻源說,試辦規模100人,試辦地區包含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或其他有意願參與的縣市;支付年限最高30年,按月給付,並得變更或延長支付年限。
李鴻源坦言,國內尚無相關經驗,內政部將續邀專家學者、相關部會及地方政府會商研議,目前土地銀行已願意合作,今年年底可正式試辦。

2012年3月28日 星期三

遊戲工程師搶手 年薪上看百萬

景氣不好,許多公司裁減人力,不過電玩產業卻是逆勢徵才,今年以來像是華義國際智冠科技等15家電玩業者陸續釋出500個職缺,年薪至少70萬起跳,吸引不少新鮮人加入,而遊戲工程師的職缺更吸引人,年薪上看百萬。
室內球場上,三對三鬥牛,大家打球打得起勁,他們不是球員,而是遊戲公司員工,但明明就是上班時間,怎麼可以抽空打球?難道不怕被扣工資嗎?原來這是遊戲公司的福利之ㄧ,心情不好或是辦公室坐太久,想來這裡舒展一下,隨時都可以,不只可以運動,想要上班時間唱歌,還可以揪三五同事來pk歌喉。
儘管工時長、壓力大,但是遊戲公司的福利好,吸引不少上班族跳槽,今年以來光是華義國際、智冠科技等15家電玩業者就釋出500個職缺,起薪約3萬2千元到3萬5千元,現在鈊象還要130人,一般員工加上分紅,年薪上看80萬,遊戲工程師年薪更進入百萬俱樂部。
強調不受景氣影響,遊戲公司逆勢徵才,也映證了不景氣的時候,還是有賺錢的公司,而只要薪水夠高、福利夠好,自然也能吸引到各路人馬來報到。

中研院科研發表 推產學合作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28日電)中央研究院上午舉辦「2012年精密儀器/光電/資訊科技研發成果發表會」,發表20項由14位研究人員研發的新技術,積極推動技術移轉及產學合作。
這次發表會主題集中於中研院研究人員在光學、電力學、奈米技術運用、行動裝置與網路應用等領域的努力成果,共計有20項最新研究,成果發表會有超過50位企業代表參加。
在這次成果發表會上,中研院物理所發表包括X光顯微鏡機構與三項致動器等5項專利,可應用在奈米級3D呈像和半導體產業奈米級機密定位等領域。
中研院化學所則發表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和釕金屬光敏染料和錯合物,可作為敏化型太陽能電池應用,塗抹在玻璃表面等介面,即可產生蓄電能力。
在資訊科技方面,中研院資訊科技與創新研究中心發表一項雲端節能服務系統及方法,可應用在智慧型行動裝置,申請此加值服務的行動用戶,分別在宏達電智慧型手機和蘋果平板電腦上觀看YouTube,可個別節省11%到20%以及31%到41%的裝置耗電量。
資訊科技與創新中心同時發表具充電規劃功能的電動計程車派遣系統,可應用在商用計程車或一般車隊。
資訊科學研究所和資訊科技與創新中心發表高速列車網路通訊的無縫接手技術,利用安裝在列車上的移動路由器相互協同,與地面網路建設輪流執行換手,來穩定通訊流量,進一步可降低基地台布建需求。
資訊科學研究所並發表基於中文字型架構的反向人機辨識碼辨識方法,有助提升驗證光學字型辨識結果,可應用在網站表單頁面、手持裝置的行動應用程式、人機驗證服務和漢字互動學習教材等。1010328

2012年3月12日 星期一

人見人愛的華麗社交


人見人愛的華麗社交

1.      檢視對方眼睛10特徵

²         眼睛的顏色,形狀,眼白

²         睫毛長度顏色

²         兩眼的距離,眨眼的次數

²         化妝,假睫毛

2.      出席重要場合先預演服裝

3.      介紹別人先提名字,再提稱謂

4.      幫朋友展現優點(也讓它們幫你)

5.      放慢對話步調,提升自己的份量

²         知道答案:3秒再說出答案

²         不知道答案:這問題我要想想在回答

²         不想回答:某某某,我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表情不動聲色,目光持續注視對方

6.      握手時輕觸對方脈搏

7.      與新朋友談話時,拿著對方的名片

8.      從名片找尋對話靈感:圖片,標誌,頭銜,企業使命

9.      先觀察會場,在選擇坐位(要建立重要人脈,提早到場)

10.  開啟精彩對話:探問對方過去幾小時做了甚麼(5~6hrs之前)

11.  重提同樣論點時,換用不一樣的開場白

12.  不要對[匱乏]的人談論你的[擁有]

13.  以立即接腔掩飾別人的失言

14.  呼應別人的談話,再連結到你自己的話題

15.  不要改變別人有特別意義的話題

16.  如何以特殊方法認識重要人物:對單獨進場的賓客微笑[你長得好像我的一個好朋友,你剛進來的時候我以為她也來了,順便一提,我是…]

17.  像虛擬的朋友揮手

18.  趣味盎然的話題啟動對話[你平常上班時會做哪些事情?]

19.  假裝有人在背後跟你揮手(想逃離纏住你的人)

20.  邀請時別問[可不可以],要問[甚麼時候]

21.  先以熱忱欣然接受,再以遺憾婉拒

22.  預先付帳,讓朋友刮目相看(花錢換取領班的奉承)

23.  解釋理由,早不如遲(為何遲到只需一句對不起,等會議活動進行一段時間,找一個四平八穩的時機說明遲到理由)

24.  精確複述指控者的話語,讓人折服

²         保持冷靜,等對方講完[我很高興你能提出問題]

²         [你說的沒錯]然後複述對方的指控

²         稍作停頓

²         開始解釋你的理由,但是避免流露自我辯護的姿態

25.  寫下別人交代的事情

26.  讓人無意間聽到你的讚美

27.  讓男士的位子面對門口

28.  坐進大人物右邊的成功之位,[簡單一句麻煩請把水壺傳過來好嗎?]

29.  點頭時向上,不要向下

30.  簽名用藍色墨水

31.  不要對別人的事情知道太多

32.  避開讓人不信任的字眼[我跟各位說實話][坦白說]

33.  戒掉語意不清的口頭禪

34.  撰寫讓人會心一笑的主旨

35.  寄出email前查察對方當地的新聞與氣象[舊資料也是好資料]

36.  用收信人的名字結尾

37.  讓對方聽到你關手機的聲音

38.  個人特殊事件紀念日卡

39.  事隔數月再次道謝

40.  讚美別人加油添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