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7日 星期三

易中天的〔品三國〕裡,把曹操的成功歸為下列四點

清廉與道德是做人的標準,在太平盛世很重要,卻不是亂世從政的充分條件。

俗語說:清官比貪官還可怕,要想在亂世政壇保住令名,就會出現矯枉過正的現象。

不沾鍋,就會重視清名,而不重視實才;會擔心與人好處,保持距離,就顯得孤傲;距離越遠,就越不真實,更顯虛偽。

太陰是天上的月亮,這種特質實在太明顯。一旦從政,在太平盛世還可以,處在亂世時,就麻煩了。

經過將近2年的陣痛,馬英九終於覺醒,現在的團隊,行政院長吳敦義是開創型,重新歸建的金浦聰是開創型,連小刀找進來砍人的吳睿顈,也是個開創型的貪狼。

改革列車已然開動,不論國民黨內如何反彈,這群悍將,在馬英九的最強流年,必然義無反顧,將改革進行到底。

三國時,曹操這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曾經三次頒佈求賢令,說:
天下未定,正是急需人才之時。因此只講能不能幹,不能吹毛求庛,講究太多。
如果一定要求道德品質無可挑剔,求十全十美,則古之明君,如何成就大業?

齊桓公就不敢用管仲,劉邦也不敢用陳平了。哪還有霸業可興呢?

這就是曹操被後世儒家罵到臭頭的“用人唯才”之說。但曹操之所以能在亂世成就霸業,就因為他重實,不重名。

如果把道德做為唯一標準,則常常會發生來的人才,要不是有德無才的老好人,就是弄虛作假,用假道德,偽善來隱瞞自己之惡的人,一旦揭穿,就更為不堪。

在非常時期,必須用非常手段,易中天的〔品三國〕裡,把曹操的成功歸為下列四點。
名與實:講究實才,不重虛名
廉與貪:重用清官,不避小貪
叛與降:招降納叛,盡釋前嫌
大與小:抓大放小,不拘小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