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9日 星期一

創業風險4:好酒就怕「巷子」深?

創業風險4:好酒就怕「巷子」深?

在創業風險中,地點選擇一向是一個令人困擾的問題。 有一句大家不陌生的話叫做:「人潮流」等於「錢潮流」,過往我還聽過老一輩人用「好酒就怕巷子深」來形容商店地點影響生意的好壞重要性,而承租一個店面是一筆為數不算小的成本投入,其中又有租約與裝潢的問題,因此,大約三、四年前,網路創業尚未如此流行的年代,「地點評估與規劃」是許多創業輔導單位規劃的必修課程之一。 「地點」的風險與相關規劃,我通常從「實體」與「虛擬」兩者來做區分,而本次專欄我們將首先針對實體開店的地點評估與風險規劃討論。
  我永遠都記得第一次創業時的寶貴經驗。
  多年前,當網咖與出租漫畫店還大行其道的年代,我曾經花了三個多月的時間,與動用相關建築仲介的人脈,找到一間位居學區附近整棟地下室到三樓的建築準備開咖啡廳,經過了將近兩週,每天像是上下班一樣的市場評估之後,我非常有自信的覺得這個結合學區、住宅、和交通要道的位置,應該可以「一本萬利」,因此幾乎沒有在詳加評量之下,就衝動了完成租約的簽訂工作,也積極的投入相關設備的規劃作業。
  就當一切都要進入準備進入付款階段之前,我非常幸運的接受了同樣也是創業者的母親與兄長建議,最好多找些人一起到店裡看看,以評估未來發展性,而當時擁有大量裝潢人脈的兄長,特地為我找了一位老經驗的店面裝潢師傅一起來做評估,而家人、朋友、與這位師傅竟然同時都選擇晚間七、八點的時間來做參觀,而且在不到兩小時的參觀行程之後,一群人立刻會診了一個當時我不太能接受的結論,那就是排水問題與這個店的走向動線會讓裝潢成本墊高太多,而夜間時段的黑暗街道與過渡稀少的人潮流,非常不適合開咖啡廳。
  這石破天驚的結論,對當時夢想成為老闆的我來說,是非常挫折的消息,畢竟第一次創業大家都希望能夠一舉成名,而自認效率十足,幾乎調齊所有設備與資源,為了能夠加強競爭力,還去學了全套咖啡廳創業課程與技術的情況下,這等於是宣告一切努力都白費,但我至今都覺得當初沒有意氣之爭的投入是個聰明的決定,畢竟這麼多年之後,我已經算不清楚有多少次從該地點經過,不斷的回頭評估,其實都只是證實了當初他們的結論幾乎是完全正確的選擇,當然我更清楚當時如果真的勉強開店,未來將面臨的一切遠遠超出當初預期的承擔,所有成本都有可能將血本無歸。
  多年後,讓我以自己當年親身「失敗」經驗提供創業者幾個實體開店的考量:  一般來說,實體開店的創業模式,可以包括承租店面、辦公室、機動性攤位、格子商店等,評估方式其實和房地產投資的原則差不多,除了單純只是用來辦公的用途之外,需要面對客戶的店面模式,大多的評估重點只會用內外兩個角度來考量,對外當然就是針對「客戶」的方便性,而這個方面比較是鎖定在評估地區的實際狀況與人潮等,而對內方面就是針對創業者本身相關規劃方面的評估:
(一)對外方面(以客人方便性做考量)1. 容易接觸客戶:該地點是否是交通便利或人潮動線集中處(如捷運站附近、市集所在地、或鄰近重點商圈)2. 容易記憶方便識別:附近附近是否有顯眼建築物、知名的大型地點設施、或好記的座落位置。3. 客戶便利性:依照業種不同,該地區是否有停車位、交通動線是否對店面有利。4. 地點發展性:該座落位置之相關土地法規限制、地區性的限制或管制、或是未來市場延伸的走向等。5. 店面適用性:實際營業面積(坪數)、建築物本身外觀、結構、甚至某些行業需要考慮水電配置或是走向等相關評估。
(二)對內方面(以創業者個人投入與相關成本考量)1. 投入成本:租約、租金、裝潢、與其他考量。2. 投資報酬率:轉手率、或退場機制考量。3. 創業者個人考量:比方與家的距離等相關私人因素等。
其實從網路創業開始興盛之後,現在的創業老闆們可比起三、四年前的學員要更懂得精打細算,除了有不少根本就是已經創業的老闆,藉由課程希望能更精進經營行銷能力,或者網路開店的相關資源知識收集之外,還有許多正準備投入創業的學員們,在有關地點方面的規劃上,開始大量偏重於住家型態、小坪數店面、夜市攤販、格子商店、或是以網路搭配貨運方式來解決地點和成本的問題。
但是我個人認為,花重成本租店面或辦公室,與減少支出的小型創業,甚至虛擬開店,兩者相關「地點」的評估工作一樣都是馬虎不得,畢竟成本再小也是成本,在評估方式與選定地點的策略上,反而因該抓住小的彈性,更靈活的做出規劃,才能夠迴避有可能面臨的地點風險挑戰。
下一期,我們就將討論虛擬開店的「網路創業」可能遇到的風險與規劃考量要素。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