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7日 星期二

瑞士的「核廢料謎團」

瑞士的「核廢料謎團」


不管是名列《財星》雜誌五百大企業的公司總裁或是高中校長,每位經理人都會想盡辦法來激勵自己的同仁。但是用來激勵工作表現的獎金或獎勵辦法,是否也可能隱含著一些我們不知道的副作用?以金錢獎勵作為紅蘿蔔,會帶來什麼出乎意料的後果?為了更深入地瞭解實質獎賞與激勵效果之間的關係,我們來到了瑞士,因為蘇黎世大學的研究人員有一些令人驚訝的發現。
一想到瑞士,我們立刻會聯想到青翠優美的田園風光、阿爾卑斯山腳下的牧原、草場,穿著傳統皮短褲的男子吹著長長的號角。而我們最不可能聯想到的,應該就是堆積成山的毒物廢料桶。
一九四○年代,在二次世界大戰殘酷殺戮的陰影下,瑞士的政治人物也決定展開一項核子計畫。然而,不脫典型的瑞士風格,這個計畫很快地就移轉為比較和平的用途,目的變成發展核能電力。如今,瑞士的五座核能電廠為瑞士提供了四○%的用電量。和其他國家比較起來,瑞士的能源規劃顯然「乾淨」得多。但是,只要有核能電力,就一定會產生核廢料,而且這些核廢料一定要「有地方去」。
瑞士的「核廢料謎團」
一九九三年,瑞士政府初步選定了兩個小鎮作為儲存核廢料的地方,但他們不知道這兩個小鎮的居民會有何反應。他們會勃然大怒嗎?還是,他們會體諒核電在國家能源計畫中的重要性,願意犧牲小我的利益?
兩位蘇黎世大學的研究人員對這個問題也同樣好奇,於是他們嘗試去找答案。他們在鎮民大會中問這兩個小鎮的居民說:「假設國家核廢料儲存聯盟在完成全國探勘之後,建議將國內低度至中度的核廢料儲存槽建在你們這裡;而聯邦國會在仔細考量了這項建議案後,也決議將核廢料儲存槽設置在你們的社區。你們會接受這項提案嗎?」當然,很多人都因為核廢料會距離他們家這麼近而大感恐慌。但在此同時,不管是基於社會責任、國家榮譽感,還是純粹覺得這件事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竟然有五○.八%的人願意為了國家與人民的共同利益,不惜讓自己暴露在核廢料的危險中。即便如此,另一半表示將反對這項提案的居民,對政府而言,仍是很大的阻力。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研究人員決定測試一項看來非常理性的解決方案,以提升反對者的合作意願。他們找來小鎮內另一批居民,向他們提出了相同的說明,但加了一個附帶提案:「國會決定以每人每年五千瑞士法郎(約二千一百七十五元美金)做為廢料儲存槽所在地區的居民補償金,而這筆補償金將由所有瑞士納稅人來支付。」接著,研究人員同樣問這些居民,他們會接受這項提案,還是拒絕?
純粹從經濟的觀點來看這件事,金錢上的補償應該會稍微讓人容易接受住在核廢料儲存槽旁的危險性。的確,一般人都會認為,要請人去做一件不愉快或比較困難的事,提供一些金錢上的獎勵,應該會比較容易成功。這就是為什麼老闆們要請員工承擔某些比較有挑戰性或花費時間的工作時,總是會給一些特別獎勵金,而父母也經常會把小孩的零用錢和他們的行為表現連結在一起。在這個邏輯之下,獎勵金或補償條件愈高,一般人願意收錢辦事的可能性應該也愈高。
然而,不管獎勵金有多少,從理性的角度思考,「有錢拿」再怎麼樣都應該比沒錢好。也就是說,這些蘇黎世大學研究人員提出的每人每年二千一百七十五美元的補償金,或許無法說服「所有」居民,但應該足以讓一些人改變心意。
然而,結果完全不是如此。
不知什麼原因,當研究人員提出補償金的提案時,同意接受核廢料儲存槽的人數比例不但沒有提高,還大降一半。這些小鎮居民不但沒有因為金錢補償而受到激勵,反而像是受了某種神秘力量的迷惑,竟然大多數都拒絕了核廢料:只有二四.六%的居民在有補償條件的情況下,同意讓核廢料進駐他們的社區;在沒有金錢補償的情況下,卻有高達五○.八%的人同意核廢料進駐。這個結果除了違反經濟學理論,更是完全不合邏輯。
後來,即使研究人員把補償金提高到四千三百五十元美金、甚至六千五百二十五元美金,小鎮居民依舊不為所動、堅持反對。事實上,當補償金額提高時,只有一位居民改變心意。
經理人、父母,當然,還有經濟學家,長久以來一直相信,金錢上的獎賞具有激勵的效果。但心理學家開始發現,金錢獎賞與激勵效果之間的關係比想像中複雜得多。為了瞭解瑞士小鎮居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們必須深入探究金錢獎賞隱含的弔詭現象,這個現象會顯示:金錢獎賞與人腦中的兩個部分,有著極為奇特的關係。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