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9日 星期三

傳統產業創新 從負債到大賺 蛋糕毛巾 生意「興隆」

從高鐵台中站下車,再經過1個多小時的車程,抵達雲林興隆毛巾「觀光工廠」的所在地。雲林虎尾,曾經風光一時,是台灣的毛巾生產集散地,毛巾工廠高達200多家,曾幾何時,在中國大陸崛起之後,靠手工起家的毛巾業,大舉西移,留下來的毛巾工廠,只剩50多家,真正還在生產者,不到30家。不畏環境艱險,興隆毛巾力圖轉型,朝觀光業發展,為毛巾業殺出一條血路。

企業第二代 注入創新創意

58年次的興隆毛巾副總經理林穎穗,是企業第二代,雖然只有40歲,但頭上的絲絲白髮已透露出歲月的滄桑,及近年來苦思興隆毛巾出路的艱辛。

對於曾經風光一時的興隆毛巾,總經理林國隆回憶,1989年是毛巾產業的重大轉捩點,當時大陸毛巾業崛起,產業大量外移,大陸毛巾低價傾銷,「大陸毛巾代工價格只有台灣的1/3,台灣的廠商如何競爭得過?」憶及當年毛巾庫存幾乎堆到天花板,曾負債3,000多萬元的林國隆仍眼眶泛紅、不勝唏噓。

林穎穗是林國隆的長子,小時候就生活在嘈雜、空氣欠佳的毛巾工廠,因此,他壓根就沒想到要接家族事業。1996年起,林穎穗北上,在網路公司工作10餘年,做網頁設計及網站經營管理,之後前往大陸做網路遊戲平台,曾擔任總經理一職。後來與經營者理念不合,加上家裡反對他繼續待在大陸。在他35歲時,決定回家裡幫忙。

「當時,一回來差點傻眼了,工廠的庫存毛巾堆到倉庫的天花板上,算一算,總共負債3,000萬元」,林穎穗連忙做SWOT(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分析,結果發現,優點很少、劣勢一堆。於是,林穎穗閉關1個月,苦思策略,從行銷、產品、管理各方面來思考。

他認為,興隆毛巾的產品創新,品質好、設計新穎,但是,毛巾好,卻沒有人知道。在網路世界打滾10多年,他深諳網路行銷的力量;但是,賣傳統毛巾賣不過大陸貨,一定要創造毛巾的附加價值。

蛋糕毛巾 翻身一線曙光

緊急召開家族會議之後,妹妹拋來一句:毛巾軟綿綿的,質感可以做成蛋糕。「賓果!」這一句話,讓林穎穗靈光一閃,為即將走入歷史的興隆毛巾找到一道翻身的曙光。

林穎穗立即上網搜尋,查到歐洲早在1950年就已經出現蛋糕毛巾,日本在7、8年前,也推出甜點毛巾。他分析,日本的毛巾產業比台灣早衰敗10年,因此,業者也朝產業轉型尋找生機。日本甜點毛巾一年有1億多新台幣的營業額,直接鎖定消費者端,由日本設計、大陸生產,外型漂亮,但是,並不實用。與日本的蛋糕毛巾不同,興隆毛巾是立體化的結構包裝,原本是蛋糕造型的毛巾,拆開之後,就是一條實用的毛巾。了解日本毛巾業的問題,林穎穗則鎖定企業客戶,將產品及企業文化相結合,主動為企業加值包裝。

興隆毛巾的第一個客戶是龍鳳童裝,鎖定蛋糕毛巾作為滿額禮贈品,初期訂單3,000個,光是小熊繡花圖案就打了3次樣。沒想到推出之後,不到一個月搶光光,兩款樣式各追加1萬個。這也讓林穎穗猶如吃下定心丸,有了持續奮鬥下去的力量。

有了第一件訂單後,第二張訂單接踵而來,眼鏡公司也舉辦送贈品活動,原本兩個月的活動,打算送6,000個,最後卻追加到1萬個,活動延長到半年之久。主打「產品為你做行銷」的策略奏效,興隆毛巾轉型成功。包括花蓮遠來飯店、海洋公園、大都會人壽、中國信託、渣打銀行,甚至於英特爾等知名企業,都成為興隆毛巾的大客戶。

網路溝通平台 不必出門搞定訂單

剛開始做網路行銷時,林穎穗每個月花1200元買關鍵字廣告,過了1、2年後,知名度漸漸打開。企業客戶送給消費者,消費者往往捨不得打開用,但是,過了1、2年之後,消費者將毛巾打開來用,發現品質異常的好,自然就會「吃好倒相報」,口耳相傳之後,讓興隆毛巾的知名度迅速在網路上竄起。

網路是有效的行銷溝通平台,接手興隆毛巾近5年,林穎穗說,他拜訪的客戶不到10個,都是在家接電話,包括選樣、看樣,都是在網路平台上完成。其中,最熱銷的棒棒糖毛巾,在網路上狂賣20多萬支。興隆毛巾分別在PChome、樂天等購物平台鋪貨,開站第3個月,從網路上來的營收就高達15萬元。

即使興隆蛋糕毛巾在網路上一炮而紅,然而,林穎穗說,這只是形象上的提升,蛋糕造型毛巾只占營收的2成,其餘8成仍在於傳統毛巾,包括百貨公司、禮儀市場(奠儀回禮)、傳統衛浴市場,仍是主戰場。

為了將傳統產業迅速轉型,在仍是負債的情況下,林穎穗耗資400萬元,在2005年,成立國內第一家毛巾觀光工廠。他說,觀光工廠是活的產品型錄,產品線最齊全,並安排導覽解說員,從產品、製造、使用等,推出「體驗行銷」。

走進興隆毛巾觀光工廠,就好像進入童話世界的「糖果屋」,滿屋子的冰淇淋、棒棒糖、蛋糕、甚至於可愛的小狗、小兔子,都是創意毛巾做成的。在興隆毛巾觀光工廠的毛巾創意商品,有90%來自於林穎穗的創意,而雲林縣西瓜節所推出的西瓜毛巾、鳳梨毛巾,甚至於因應考季文化所推出的肉粽毛巾,林穎穗求新求變的精神,在創意商品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創新是不歸路 專利成保護傘

林穎穗表示,創新分為產品創新、材質創新,從甜點、動物、花卉、水果,有很多的設計可以滿足客戶的需求,也可為客戶量身打造,材質也可以從棉、奈米等功能做創新,這是一條不歸路,只有更好、更新,才能滿足消費者的口味。

為避免商品被剽竊,林穎穗共申請了7-8個專利,他說,為了保護自己,在商品未上市前就要申請,同時,他笑著說,「當時,一年被退件5次,主要是內容寫得太清楚了」,他強調,專利申請,要寫得愈模糊愈好,保護力愈大。

在打拼事業的過程中,林穎穗帶領著一群阿嬤級的員工在打一場艱辛的戰役,他回想,在台北帶的都是設計工程師,雙方溝通十分容易。但是,在鄉下毛巾工廠,有8成以上都是阿姨、阿嬤級的作業員,沒有工作可以作時,她們就下田種稻。

「種田的手,你要如何期待她能折出精緻的蛋糕毛巾?」即使你告訴她毛巾要怎麼折,10個人折出來的,鐵定都不一樣。

因此,量產需要工法,要制定SOP、標準化,林穎穗笑著說:剛開始員工唉唉叫,一天折不到100組,林穎穗卻正色地告訴大家:這是我們的未來,咬著牙也要撐下去。

6月初,興隆毛巾接到30年以來的最大訂單,共6萬組蛋糕毛巾,大家連夜趕工,最後,每位員工平均領到3萬多的薪水,從一個個阿嬤因歲月刻化成深深皺紋的笑容中,林穎穗也感到欣慰,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了。

兩代溝通不良 是最大難題

經過4年來努力,興隆毛巾從當初的3,000萬元債務,目前還剩下1,000多萬元,對於林穎穗而言,心中最痛苦的掙扎是兩代間經營理念的不同。父母親經營毛巾工廠已長達30年,在以製造業為主的年代中,老闆往往不了解人才資產的價值,也不懂服務理念,林穎穗光是第一支創新商品冰淇淋毛巾,就被母親擋了兩年,母親認為,「一支冰淇淋毛巾要賣90元,怎麼可能賣得出去?」而「觀光工廠投資的400多萬,更是快被唸到臭
頭,有連續好幾個禮拜,都要吃抗憂鬱藥才睡得著,」林穎穗苦笑著說。

在興隆公司,是不准員工開會的,因為,母親認為,開會,員工就沒有生產力,負責設計的人,薪水不得高於作業員,同時,沒事時,要去幫忙折毛巾,種種觀念上的歧異,是林穎穗最感無奈之處。

6月的第二個星期假日,一輛不滿30人的遊覽車駛入興隆毛巾觀光工廠,其中,小孩佔了三分之一,約20個大人的大陸觀光旅遊團,進入觀光工廠之後,架上的商品被橫掃一空,消費額幾近4部遊覽車的量,讓林穎穗見識到陸客驚人的消費力。

虎尾極盛時期共有200多家毛巾工廠,到目前只剩50家,真正還在生產的不到30家,昔日的風華已漸褪去。林穎穗定下了三個5年計畫,第一階段,創新商品;第二階段,體驗行銷;第三階段,走向群聚。林穎穗認為,自己強沒有用,要帶動群聚效應,讓虎尾的毛巾工廠,成為陸客必排定的觀光景點,才能重返「毛巾王國」昔日的光榮。

沒有留言: